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正文

学前教育幼儿心理教育特点及应对策略(共3篇)

学前教育幼儿心理教育特点及应对策略(共3篇)

...

 最近这几年我国的经济水平可以说正在不断的攀升了,而且科学技术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心里健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心理并未成熟,对世界的感知正处于初级阶段,这一阶段必须加强对学前教育幼儿心理教育重视,本文就整理了关于学前教育幼儿心理教育论文范文,赶紧来看看吧。


  第1篇:浅论学前教育中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康梅(陕西省咸阳市咸阳幼教集团有限公司如意幼儿园,陕西咸阳713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得到大众的肯定,尤其是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对于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广大幼师必须做好相对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这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和成才之路有着积极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几种导致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成因,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解决方法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幼师


  前言:有关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每个人处在学龄前阶段时,心理层面上的转变和变化,是极为关键的。造成学龄前儿童心理发生转变的原因不胜枚举,积极健康的环境可以促使孩子向更好的方向成长,相反,一些负面的原因也很有可能会在孩子心理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甚至会影响终生。所以,有关教育部门和单位必须密切关注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科学正确的教育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还可以塑造其坚韧不拔的优秀品格。


  一、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生活水提升所带来的负面反应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生活质量也得到极大的提高。很多家庭也都会去尽力满足孩子的需求,甚至某些需求是超出家庭承受能力的,如此一来,孩子越要,家长就越给,在这种恶性循环下,很容易会给孩子留下“金钱高于一切”的印象,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很容易让孩子对客观条件和社会环境产生错误认知。


  (二)“留守儿童”缺乏正确引导


  大部分学前儿童的家长都忙着为生活奔波,无暇对孩子的生活给予足够的关怀。所以,照顾家中小孩子的义务,自然而然的就落在了爷爷奶奶等老一辈亲人的身上,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留守儿童”。在这过程当中,会有很多关键性的问题被忽视。比如老人在照顾小孩的期间,会不自觉的倾注更多的疼爱,甚至是溺爱,无论孩子提出怎样的要求,他们都会想方设法的去满足,这严重阻碍了小孩子独立自主精神的衍生和发展。


  (三)缺少互动,孩子性格孤僻


  现在“一家一胎”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这就造成了学龄前孩子严重缺少玩伴,和同龄孩子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少之又少,大多数孩子在学龄前的阶段中,基本都是和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一起度过,这会使他们和陌生人交流的能力变得极为薄弱,长此以往,孩子性格会变得孤僻,甚至排斥陌生人靠近,这对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四)过高的期望值,压得孩子喘不过气


  目前国民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大学学历已经逐渐开始普及,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家长对自己孩子也会抱有很大的期望。在急剧膨胀的期望值面前,孩子不得不在学前就开始接受一定的知识灌输,在来到幼儿园之后,没有了家长的严格看管,再加上这么小的孩子没有足够的自控能力,很容易会误入歧途。


  二、正确引导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方法


  (一)师生间长久稳定和谐相处


  争取在幼儿园中建立起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幼师们要和孩子愉快的进行相处。学龄前孩子的心理世界较为敏感脆弱,这时候幼师的一句问候、鼓励,哪怕是一个温柔的眼神,都会对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幼师们在和孩子接触的时候,要对班上那些平时比较沉默寡言,不是特别积极的孩子更为关注,适当的多和他们互动,让他们深切感受到自己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而是被所有同学和老师关注和照顾的,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进行正确引导。


  (二)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


  幼师自身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对于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影响深远。想要让孩子学会怎么去尊重别人,首先幼师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要让自己成为全班孩子学习的榜样。孩子间如果能做到互相尊重关心,这有利于他们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融洽,很大程度上可以将孩子的心理健康引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三)正确引导孩子间的相处模式


  在孩子上幼儿园后,如何同其他孩子友好相处,保持良好的同学关系,这同样的是问题的关键。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为人处世方面几乎就是一张白纸,如果一旦不小心和其他孩子有了矛盾,他们很少能正确的去解决,这时候,幼师们的重要性就体现了出来。幼师首先应该平等客观的看待问题,从旁协助孩子直面矛盾,并给予正确引导,教会孩子什么叫礼貌、谦逊。值得一提的是,幼师在发现孩子本身存在错误行为和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指出,并给予适当的批评,让他们从根本上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帮助他们进行改正。


  结语:综上所述,幼师是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启明星,其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所以,幼师首先要完善和加强自身素质,在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以身作则,培养孩子诚实、谦逊、礼貌的优秀品质,并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缺点,正确加以引导解决。同时,建立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教会孩子如何在不影响他人的基础上,通过正确的方法去表达和释放自己的情绪,从而争取让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2篇:学前教育幼儿心理特点及应对措施


  王佳文,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


  摘要:心理健康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很重要的影响,健康向上的心理对成长起积极作用,反之,起消极作用。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启蒙阶段,对人才培养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前教育质量的优劣,意义重大。本文从5-6岁孩子着手,分析本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从性格、习惯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旨在帮助幼儿以饱满、自信、愉快的精神状态进入小学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心理特点;应对措施


  一、幼儿入学前的心理活动特征


  (一)思维的具象性


  6岁之前的幼儿具象思维水平发展较好,而抽象思维发展水平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最为重要的思维形式,幼儿了解世界,认识事物,明白事理,往往都是通过具体的情景、事物去感知、去判断。比如教幼儿关于长颈鹿的知识,我们与其告诉幼儿“长颈鹿一种生长在非洲的反刍偶蹄动物,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陆生动物”,不如告诉幼儿说:陆地上最高的动物是什么?是长颈鹿。长颈鹿为什么是陆地上最高的动物?因为它的脖子特别长,所以就被叫成长颈鹿。因为它的脖子特别长,所以成年的长颈鹿身高有两三层楼那么高。如果再加上图谱或者视频,幼儿对长颈鹿就能深深地记住了。


  由于幼儿的记忆往往需要以形象为基础,因此,在幼儿的知识教育中,应运用形象记忆和词语记忆结合的方法,注意将词语和词语所代表事物的形象结合起来,运用对比的方法提高孩子的记忆。同时,还应在品德教育中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引导幼儿实现从无意想象向有意想象转变,从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转变,那么在这样的想象过程中,我们教给孩子的一些道理、规则就会在孩子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不仅入脑,还能入心,而这才是品德教育所要追求的重要目标


  (二)他者的认同感


  认同感,是指人对自我及周围环境有用或有价值的判断和评估。认同可以分为他者认同和自我认同。而幼儿的认同主要属于他者认同,来自具体人际情境中他人对自我的肯定和承认。幼儿对这种认可方式的依赖可谓是与生俱来的。幼儿的认同感是每个人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是一种对自我肯定及定位的重要阶段。此阶段的发展会影响到孩子今后的性格、信念的形成。由于幼儿需要、渴望得到来自他人的认同,就会无意当中接受他人的教育、引导,产生对他人的心理上的效仿和行为上的模仿。


  来自他人的认同带给幼儿以归属感和成就感,使幼儿获得榜样的力量和发展的动力,对幼儿的角色意识和道德意识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幼儿认同的对象通常是具有较高的地位、具有权威性。幼儿主要是对父母产生认同,对教师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对自己喜欢的叔叔和阿姨以及与自己年龄差别较大的哥哥、姐姐产生认同感。


  (三)幼儿思维发展迅速,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这时期的孩子爱问“为什么”“是什么”对世界充满好奇,幼儿的活动不仅停留在身体上的运动,还表现在智力上的问题。而且开始明显出现抽象逻辑思维。比如在各种水果、动物、交通工具等物品的图案中,能够对它们进行准确分类,即逻辑思维基本形成。


  (四)幼儿想象力丰富,创造力萌芽


  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语言表达力有所提高,在交流中也不以自己为中心,经常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比如在看图说话时,孩子能根据图片内容,绘声绘色的用言语表达出来。这期间他们的小手日益灵活,动手能力大大增强,越来越喜欢能满足其想象力的拼插性,组装性玩具。


  (五)语言表达能力及阅读能力增强


  孩子在这时期,连贯性的口头表达大大提高,他们吐字清晰,口语表达顺畅,能较为完整的复述故事,看图讲故事等。同时,他们还掌握了一部分抽象、概括类单词。如:植物,动物,生命等等。


  二、具体的应对措施


  (一)根据幼儿的爱好去培养,顺其自然


  每个孩子之间的性格、秉性、脾气、智商等千差万别,作为家长应尊重客观事实,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引导孩子。如果发现孩子在哪方面有天赋,就尽可能给孩子提供发展的平台,切勿谁家的孩子去学钢琴,我就让自己孩子学钢琴,谁家的孩子跳舞获奖了,就强迫孩子去学跳舞。尽量顺其自然,同时全方位引导,多方面施教,培养。


  (二)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


  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是创造性思维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幼儿的知识和经验,大量的是来自日常生活和游戏,以及幼儿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中,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老师要经常地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去感知、去观察、去探索、去发现,鼓励他们多看、多听、多做、多想、多问、多说,从各方面扩大幼儿的认识经验范围


  (三)启发式提问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创造性思维更多地表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游戏、绘画劳动及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去讨论、去观察、去分析比较判断和推理,鼓励幼儿大胆设想,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由于提出的问题新奇而有趣,因此幼儿的思维很快活跃起来,他们积极参加讨论,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重视幼儿身心发展,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的过程中,除了重视幼儿的身体发展,加强体育锻炼,更要制定合理的生活作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采用正确的使用方法策略,如果方式不当,往往适得其反。这阶段的孩子内心在长期受到“被管束”后内心会有小小的抗拒,长此以往,反而养成了坏习惯。只要指导方式得当,好习惯自然就养成了。当孩子在专心做某件事时,我们不要随意打断,父母不合时机的介入会扼杀孩子刚刚萌芽的注意力。


  (五)家长对幼儿给予更多的鼓励、信任、支持


  在孩子生活、成长、学习阶段,父母对孩子失败后的不满,斥责都会通过家长的表情、语言、行动、给予孩子心理上的暗示。这些暗示会让孩子产生紧张、拘束、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孩子畏缩不前,造成孩子胆小懦弱的心理特点。


  三、结语


  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给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家长作为幼儿成长过程中最早接触、最关键的启蒙教师,是家庭教育环境的营造着,是开启孩子对世界认知的钥匙,因此家长、老师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未来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所以家长在孩子学前教育阶段深入了解幼儿心理,因地制宜,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把手中的“璞玉”雕刻成精美的艺术品。


  第3篇: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教学策略


  驻马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王靖


  摘要: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来说,要从学生的未来发展上入手提升学生的展业能力,还要从心理教学出发,确保学生及时找出幼儿发生的心理变化情况,提高教育的质量。基于此,本文针对示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教学进行简要阐述,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师范院校学前教育幼儿心理教学策略分析


  心理教育决定了幼儿的未来发展,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要从心理教育上出发,帮助学生掌握心理教育方法。只有让学生学习好这一内容,才能把握幼儿的心理变化情况,才能为后续教育的开展奠定基础。


  一、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心理教育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幼儿的心理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关注幼儿发展。但研究发现,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这一阶段主要以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为主,教师在课堂中单一地向学生讲述理论知识,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述的内容。虽然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大量讲述,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加之应试教育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据考试成绩,虽然对学生进行评价,但并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造成评价全面性不足。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发展,课程设置上虽然满足了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但受到社会快速发展的影响,没有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进行创新,这样就使课程出现了重复等问题。


  二、在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开展幼儿心理教育的措施


  1.保证教学目标的科学性


  对心理教育的重视度不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上出发,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的幼儿教师,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同时实现教学改革。虽然时间、地点与形式等方面是不断变化的,但对于教学实践来说,还要从教学目标上进行,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合理性。要从教学环境上入手,保证教学合理性,先制定准确的教学目标,找出教学中的重难点,在保证教学方法多样性的同时提高教学效果。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度对教学目标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升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在保证教学思路准确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幼儿心理教育有着极强的理论性,加之学生对这一课程比较陌生,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大量向学生讲述知识,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因此,在教育发展中教师要先掌握这一阶段的学生特点,将抽象的心理知识具体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同时还要找准教学中的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理论知识的同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讲述心理现象,避免向学生罗列大量概念,减少对学生的影响。向学生讲述幼儿个性与情绪等心理发展过程时,要从具体的案例上出发,通过使用多媒体等吸引幼儿的目光,让幼儿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中,感受学习的意义所在。教师要从学生的特点入手,保证教学氛围的浓郁性,在转变学生心理发展与变化的同时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将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帮助学生掌握心理教育知识。


  3.保证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使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以此实现教学目标,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上入手,凸显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提高教学的实践性,同时还要从教学方法创新上入手转变学生的思想认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从学科重视度上来说,教师对心理教育的重视度并不高,这样也就影响了心理教育的开展效果。现阶段的学前教育专业更加注重美术等专业课程,学生的心理变化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这样就使学生的学习只是单纯地应付考试,最终使学生无法掌握幼儿的心理特点。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一旦遇到问题,就会出现不知所措等现象。由于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一直占据课堂教学,学生的正常学习受到影响,不仅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难以展现学生的主体性,造成学生的专业能力与水平难以满足幼儿教育的要求。因此,应用多样化教学模式有着一定的必要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要从学生的特点入手做好心理教育指导工作,同时还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转变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将学生带到学习中,创新教学体系,满足教育发展要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