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正文

中学语文教学问题及方法的创新策略论文(共3篇)

中学语文教学问题及方法的创新策略论文(共3篇)

随着现在教育课程的不断深入的改革,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一个核心素养也就逐渐成为教学当中的一个非常重点的内容。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最关键的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就...

随着现在教育课程的不断深入的改革,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一个核心素养也就逐渐成为教学当中的一个非常重点内容。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最关键的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就整理了关于中学语文的论文范文,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第1篇:浅谈中学语文教育中感受力培养的意义及策略


  朱春发


  江西师范大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摘要】:中学时期是学生成长的黄金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思维发展也渐趋成熟,但这也是一个需要有正确价值观引导的发展期。语文教育是一门特殊人文学科,它里面所特有的语言文字的运用以及情感意味、理趣、情趣的表达对于学生的人文熏陶、价值引导,甚至是学生的终身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一切的学习与领悟都离不开学生本身的感受力的运用,由此中学语文教育中感受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以往研究大多从文学感受力、审美感受力等具体角度进行分析探究,本文将尝试从中学语文教育中感受力培养这一大的方面进行探究,以期能对今后的语文教育教学有所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育感受力人文熏陶


  从心理学角度看,“感受力”是指人们对客观刺激的感觉能力,它存在于学生学习的整个活动过程中。[1]因此,培养学生的“感受力”显得非常重要。


  在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等等。[2]在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语文教育也是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等等。[3]这些要求无不在表明对于语文教育中学生感受力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它的基本特点,而从工具性过渡到人文性之间的桥梁正是感受力,如果没有了感受力的培养,那么学生对于语文学习中的语感、美感及对于其中所蕴含的哲理、意义的感悟也就无从谈起了,也就更别说要培养好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了。


  因此,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感受力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语文感受力的培养是学生人文熏陶的必要条件,也是语文课程工具性通向人文性的重要桥梁,还是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表现。要实现语文感受力的培养应该积极做到:用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用联想与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用体会与感悟培养学生的意义感。


  一、语文教育中感受力培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语文感受力的培养是学生人文熏陶的必要条件


  语文是一门特殊的人文学科,它具有丰富的人文性。语文教材的选文一般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经典篇目,既有经典性又有时代性,对于学生的人文熏陶起着重大的作用,学生如果没有合适或者足够的感受力是无法深入体会文章中暗含的美感及深刻的哲理、理趣的。


  比如部编本教材7年级上册的朱自清的《春》中“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4]其中的“太阳脸红”小草“偷偷”“钻”出来以及“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赶趟儿。”中的“让”“赶趟儿”等等优美的语句,学生如果没有一点感受力的话,是不可能感受的到春天到来之时万物复苏,一片生机盎然之感的,也不可能深刻的感受到“太阳、小草、桃树、杏树、梨树”所展现出的生命力与活力,更不可能感受的到这一片春光所带来的美感了。另外,还有作者朱自清通过这些景物、场景的描写所暗含的自己的愉快的心情以及此刻内心所涌动着的生命感及热爱之情。从更深层次来讲,也就无法让学生受到真正的人文熏陶教育了,那这样的语文教学也必然会是枯燥乏味的。


  2.语文感受力的培养是语文课程工具性通向人文性的桥梁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5]换句话说,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发展,在工具性的运用过程中必然会也必然要渗透着人文性,同时人文性的发展又会反过来促进工具性的提高。但是它们之间也还需要一个更加有效沟通的桥梁,那就是语文感受力,只有通过这个感受力的有效作用,语文课程工具性的指向才会更加有效,人文性才能落实地更加充分,从而也有利于更好地落实好语文教育中的育人目标


  比如人教版必修2中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中要体会作者的复杂情感,应该如何进行,无疑字词就是非常好的切入点。比如分析其本质的感情主要为热爱自然而不愿染于俗世与官场,如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中的“少无”“性本”这样的字眼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其从骨子里、天性中就不愿被官场所累,还有“误落”中的“误”以及以“羁鸟”、“池”的“恋”跟“思”自比,从这些字眼当中都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作者的本性在于自然、自由。换句话说,他可能就是天生洒脱不羁的纯自然“农夫”,以及后面一系列乡村意象的罗列,同样在表达着归去之后的诗人浓浓生活的自然惬意的情感。又换言之,文学作品的美感及其情感意蕴的表达都是需要借助各种形式来进行的,比如上面分析到的语言、字词,还有其他的结构、写法、修辞等等也都是一种工具性的表现形式,也都是需要带领学生去体会跟领悟的,而这就脱离不了学生的感受力的运用或者发挥,从而也需要通过对这一形式的感受而达到学生人文性的学习与感染,培养学生的情感。


  3.语文感受力的培养也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人的认知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性,换言之,我们得遵循一定的规律进行思考与办事情,而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一样的,我们的认知也是遵循一定的认知规律的。所谓知、情、意、行,它们是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与发展的。


  对于语文教育而言,知也是基础性的,对于语文教学中的课文、作品来说,我们只认识了汉字、看懂了字面意思也仍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能够进行进一步的认知深入。换言之,要想达到后面的情、意、行,少了感受力的培养肯定是不行的,简言之,它是语文教育教学中认知深入推进的必由之路,是不可或缺的。仍然以前面的例子《归园田居》(其一)来进行分析说明,如果只是读完诗歌就行或者只了解了诗人描写了田园风光又或者更深一点知道诗人喜欢眼前的风景就行了,那么对于这篇课文的学习也就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了,因为没有感受力的参与,也没有进行感受力的深入思考,也就无法体会诗歌内涵的深刻含义以及作者的复杂情感,换句话说,这其实也是没有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表现。


  因此,要重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加强引导与培养学生的语文感受力,只有这样,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来说才是合理以及有价值的做法。


  二、语文教育中感受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1.用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感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感受力的重要形式之一。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中都提出应该:要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6]在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并能凭借语感和对语言运用规律的把握,恰当地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文明得体地进行表达与交流等。[7]这些其实都是中学语文教育中一个重视语感培养的表现。比如人教版语文必修4中《声声慢》“凄凄惨惨戚戚……”[8]短短六个字,却意味无穷,它以叠词特有的音韵感而带出了暗含的画面感,甚至此时诗人的内心活动,艰难而愁闷,迷茫而无奈之感跃然纸上,这些都是需要也是可以通过语感去品味及感受的,但倘若没有了朗读中对语感的感受,那对于这样的体会学生是很难甚至无法产生的。


  因此,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就应该多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朗读背诵,反复咀嚼、玩味其中的语言文字,尤其是对于诗歌、散文的学习更是如此,因为里面不仅有优美的语言,还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思想情感,甚至是深厚的哲理韵味或理趣,而对于这些也必须通过语感的感受才能更好地潜移默化地走进学生的心里,从而达到掌握语言运用与受到人文熏陶的作用。


  2.用想象与联想培养学生的美感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发展思维能力;在诵读优秀诗文的同时,要注意在诵读的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9]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核心素养中更是提出了“思维发展与提升”强调了多种思维的发展与提升。[10]由此可见,联想与想象的发挥与运用对于语文感受力的培养来说也特别重要。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对于诗歌的教学,更是要注重运用联想与想象并通过诗歌的意象与关键语言来深挖它们的意蕴及感受意境的优美与悲伤。王国维先生也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果没有了对诗歌意象的感受,以及对它的联想与想象,那是很难深入到诗歌的意境当中去体会一切的。换句话说,从而也就是很难感受的到诗歌的美感以及体会到诗歌暗含的诗人深刻的情感与意味。比如人教版教材必修4中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以及“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11]若是没有适当的想象与联想,学生又如何能更深入地体会到诗人以周瑜人生当中往昔场面的对比来自比自己与他的今昔对比,当然这里更多的就不是表面意义上的美感了,而是隐藏在诗里面的悲凉美与无奈感,这个是非运用联想与想象所难以感受出来的。


  3.用体会与感悟培养学生的意义感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要使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也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12]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到:要坚持加强语文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应有的功能。[13]这些其实也在表明,中学语文教育的育人指向它不是纯文学意义上的文学欣赏与批评及评论,而是要加上学生的育人目标及效果。


  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无论对于何种文体的学习都是有意义的,只是这个意义不是教师强行赋予学生的,但也不是学生胡乱解读出来的,而是应当在教师的适当地指导下的学生自己进行体会与感悟出来的一种意义。比如部编本教材7年级上册的史铁生的一篇课文《秋天的怀念》,文中最后一句话读来意味深长“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4]单从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来看是可以看懂的,但是要真正走进心里,甚至永远刻在心里,非得要好好倒到回文中仔细品读与感受母亲为“我”所做的一切以及我此时心中的愧疚,这也是得学生自己用心体会与感悟才能够理解到的意义感,而不是教师的在旁说教所能达到的效果,而且如果教师坚持用说教的形式进行语文教育教学的话,那也必然会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三、小结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学生感受力的培养都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也是非常值得我们重视的,它在我们语文教育教学中有着重大现实意义:语文感受力的培养是学生人文熏陶的必要条件,也是语文课程工具性通向人文性的桥梁,还是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表现。要实现语文感受力的培养应该积极做到:用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用联想与想象培养学生的美感,用体会与感悟培养学生的意义感。


  第2篇: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方法创新


  杨平(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中川镇初级中学,甘肃白银)


  摘要:学习一门语言最终的目的就是应用,想要熟练应用一门语言,则需要提升语言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而影响终生。学生在语文课上要学到的并非只有词汇、句子写作手法等,而是要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应用能力,而这能力的最终就体现在学生的言谈和写作水平上。结合实际,分析了目前我国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创新地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问题;解决方法;创新


  作文水平的提高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锻炼,很多学生与教师不愿付出如此多的努力,因而对作文教学不够重视,另外中学生年纪毕竟还小,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繁重的课业也剥夺了他们大量的阅读时间,因此他们能够积累的作文素材有限,这就导致了我国中学生写作水平偏低。想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局面,还需要教师和学生同时对写作教学提起重视,并为之付诸努力。


  一、目前我国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教师问题


  (1)个别教师水平不够


  首先是老师个人专业素养问题,中学教师普遍工资较低,但任务量却巨大,收入与付出有些不成正比,一些山村学校也无法正常支付老师的薪酬,其待遇城镇老师、大城市老师可称得上天壤之别,因此绝大多数老师都不愿前往农村中学,这就导致了中学语文教师的师源不足,只能降低招收老师的标准。而语文作为最基础的学科,看似简单,大多数人都能讲得头头是道,这样,一些专业素质不足甚至缺乏齐全证件的人就加入中学教师行列。这些老师连专业知识都有所欠缺,遑论科学的教学方法。由他们来进行作文教学,自然无法使得学生获得水平上的提升。


  (2)对作文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教师认为学生的语文作文水平一时半会无法获得提升,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功夫,因此作文教学的“性价比”不高,花费同样的时间学习成语或是病句、文言文,可以获得分数上的提升,从而提高班级平均分,因而对于作文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还有些教师认为作文水平高也不一定会获得高分,这其中偶然因素太大,一次审题失误就可能导致作文文不对题,哪怕水平再高,写出来也不会获得高分,因此耗费大量精力进行作文教学用处不大。


  (3)缺乏正确的方法,不能读写结合


  目前有很多教师教阅读就只是阅读,教写作就只教写作,然而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不可以分割开来。我国目前的作文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


  读而不写:重复性阅读的确能帮助学生记忆、背诵文章,但是有些教师一味要求学生进行大量阅读,这些老师过于注重阅读而忽略写作的作用,会使学生缺乏应用语文的能力,空有满腹经纶,却无法表达,于教学无益。学生或许记住了大量名家篇章,但没有通过写作的练习与升华,他们不能将知识内化于心,为己所用,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使用语文这种工具,若是过分依赖课文,不进行写作训练,不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学生只能是个观望者,学不会实践应用。他们在面对一道“请写出描写山水美景的古诗文”题目时会填写他们背诵的名篇名句,可当他们身临其境,当他们真正面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景色时,他们只能发出无意义的欢呼,却无法将其与自己背过的诗句结合,让他们写一篇游记,他们脑海中浮现的永远是别人的文字,无法进行创作


  写而不读:阅读为写作提供基本素材、提供精美句式、提供灵感思路,很多时候人们萌生出写作的想法是因为读到了别人的文章而受到启发,灵感的火花是可以经由阅读的碰撞产生的。因而足够的阅读量是创作优秀文章的基础,而写作则是应用在阅读中所学习到的技能。一个人必是先学会走路再学会跑步,水平能力是循序渐进逐步上升的,想要学会写作,想要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就必然要有广泛的阅读量做支撑,有些中学语文老师跳过阅读的必要训练,不给学生吸取别人经验的时间,直接给学生布置繁重困难的写作任务,于学生而言只是徒增负担,在能力范围之外进行写作,学生也很难获得水平上的提升。


  读写分离:有些老师的确做到了训练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可他们认为阅读与写作是两码事,分别进行锻炼,阅读课与写作课泾渭分明,未能将二者联系起来。事实上。读与写二者水乳交融,不可分割,读是基础,为学生提供经验,写是应用,让学生在实践中寻找自己的不足,从而弥补缺憾,提升自我,二者绝对不能分开。


  2.学生问题


  (1)学生对作文教学态度不端正


  无论语文水平高低,作文总能写出几百字,许多学生认为“有话可写”就已经是足够的写作水平,不考虑润色自己的文章,应用多样的词语和巧妙的手法、整齐的句式来提高文章的水平,尤其是一些理科生,其本身对语文课程的重视程度就不够,热衷于数理化的困难题目,对于作文教学不能秉持端正的谦虚的态度,不思进取。


  (2)学生阅读量达不到


  我国教育现状仍然是学生为了应付定终身的中考高考而拼命刷题,学校和教师也抢占各种时间进行授课,素质教育并未得到全面深入推广,很多中学仍然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来进行阅读和浏览新闻,学生不能与社会时事接轨,也没有足够的阅读量,读的文章少了,自然无法学习成名作者精妙的写作手法、无缝衔接的段落布局,无法汲取当中的知识,无法静下心来体味文章的深邃内涵,没有了阅读量的支撑,自然无法提高写作水平。


  (3)学生没有足够的生活阅历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从学前班、幼儿园就开始入学,再进行一系列的学习过程,放假的时候大多要补课、上提高班、学习各种技能,因此他们没有时间去体验生活,无法检验书中的真理,也无法通过实践来获得生活常识,因此他们的作文往往缺乏有力的论证,只能举出前人、他人的例子,显得苍白无力。


  3.社会问题


  目前作文在中考和高考中所占分值是一定的,而且阅卷时有规定大致分数范围,尤其是高考时,只要学生认真研读所给的材料,能够明白出题人的意图,顺应他们的心思定下中心思想,做好点题,稍微润色开头结尾,便能获得不错的分数,无论语言文字是否优美。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分数都会在某一个特定的小范围,学生不出大问题,不会获得低分,但无论如何努力润色文章,也很难获得满分,学生在作文学习方面下苦功夫,可能也提高不了几分,因此他们往往会将这些时间花在其他项目的学习上。


  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绝对是促进学生认真学习的好方法,也是督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动力,可以使学习的枯燥感大大降低,提高他们的效率,从而获得更好的效果。教师应当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鼓励他们多读书、多看新闻,为自己铺设文化积淀。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中举办读书活动,优先奖励最先读完某本书并且对其有着深刻理解的学生,或是最先达到几十万字阅读量的学生可以获得奖励,但是要注意,在选取目标书籍时,应当注意筛选,剔除有不健康信息、反动言论等的书籍,选取适合学生阅读并且能够切实增长他们知识的书籍。在这项活动进行一段时间后,可逐步提升目标书籍的难度,激励学生进步。


  2.鼓励学生善于观察,积累素材


  艺术源于生活,写作也同样如此,古往今来无数名家大家都以自身经历为模本,创作出蕴含深刻哲理、脍炙人口的作品,因此教师也应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遇到问题多想想为什么,积累生活经验与阅历,能够在写作时用自身的事例来增加作文的真实性。


  3.引导学生养成练笔习惯


  写作水平是可以通过不间断的练习来提高的,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练笔,养成有了灵感就记录下来的好习惯。需要注意的是,中学生学习任务已经较重,若是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较重,很可能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导致学生应付写作,甚至为了完成任务而免不了编造谎言,甚至抄袭文章,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老师应当布置比较轻松的写作任务,难度较低,字数适中,并鼓励学生应用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手法,将真实的故事记录下来,并在其中蕴藏真情实感。例如,课文后经常有小练笔,有对课文中故事的续写延伸,有对其中人物事物的评价,教师可以让学生简单写一二百字,并且不将其作为必须的作业,而是选做的有奖活动,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踊跃练笔,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另外不会引起学生反感,一举数得。


  4.采用读写结合教学法


  前文中已经论述了读写分家的弊端,因此教师想要做好作文教学工作,就必须采取读写结合教学法,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取文化积淀,通过写作将其应用。若想实现读写结合教学法的推广,必定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思想,让他们明白读写不可分家,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另外老师需要以身作则,自己也养成读写结合的习惯,为学生作出表率。


  5.认真批改作文,细致分析学生问题,并接受学生的评价反馈,及时整改


  教学评价环节是学生获取教师对自己的评价的重要时机,教师应当注重评价工作,从作文中认真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惯用的写作手法、内心的思想,据此对学生作出客观、中肯、全面的评价,而不是单单凭借语文考试的分数来断定学生的写作水平。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当及时指出,帮助其改正,并注重因材施教,对于含蓄内敛的学生,不能采用太过直接的教育方式,要考虑到孩子的自尊心;而对于骄傲自满的学生,应当严肃地指出,防止其飘飘然。还有,作文是一种自由的题目,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对待同一件事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没有两个人的思维模式是完全一致的,而不同作文又会体现不同的水平,教师在点评作文时不可将某一类型一笔带过,而是要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情况,不能厚此薄彼。另外,教师也应当接受学生的评价,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及时收取来自学生的反馈,发现自身写作课堂上存在的问题,与学生共同进步。


  6.传授写作技巧


  唯有进步才是对努力最好的回报,学生在发现自己的进步时就会获得更大的学习动力,从而陷入良性循环。若想让学生在作文分数上获得进步,教师就应当传授他们一些写作技巧,例如,首先要注意卷面问题,在隐形中提高作文分数。还有,题目必须精妙,既能点出主题又不能落于俗套,要抓住阅卷老师的心。分别在开头结尾点题,可以两次凸显主题,又形成呼应,体现学生对中心思想的把控能力。


  总之,作文水平是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和语文素养的直接体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学教师必须提高对作文教学的重视程度,采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提升作文水平,让他们能够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第3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应遵循的三原则


  海南省三亚市榆林八一中学:周珺红


  有些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存在一些问题,如提问过于表面化,缺乏一定的深度,形成热热闹闹的假象;过于随意,如总是问“是不是”“对不对”等。总之,有过浅、过简、过繁、雷同、方向不明等问题。提问过于表面化,缺乏一定的深度,会使学生思维训练过于单一,甚至混乱且很难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应遵循三个原则:针对性、系统性、差异性。


  一、提问须有针对性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能随意、盲目地提问题,更不能随心所欲想当然地问,而是应在课前精心设计问题。提问必须具体、明确、恰当,深浅难易适度,必须有针对提问。


  如鲁迅的名作《祝福》一般的做法常常从人物、情节、环境三方面去设计一些问题,而后得出文章的主题。这样,学生学得累又学得苦,又没有创意,且课堂效率不高。我们不妨有针对性地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多次重复“祥林嫂”这个称呼?小说第一部分已经用“祥林嫂”来称呼作品的主人公了,但后来一再重复,“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我们引导学生仔细地探究、分析。原来可发现,其实这正如《简笔和繁笔》中说的简和繁的辩证关系,是一种很有表现力的繁笔。原来作者多次重复“祥林嫂”这个称呼,不仅仅是为了反映旧中国妇女地位的低下(因祥林嫂没有名字,甚至连姓名都不清楚),更重要的是表现那种“从一而终”的封建意识和节烈观,死了丈夫祥林嫂仍是“祥林嫂”,嫁了贺老六,可还是“祥林嫂”——一辈子都是祥林的人!作者在客观的记叙中蕴含着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揭露和批判,这样安排进一步突出主题。理解了主题那么别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样的问题设计,投石激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悬念,调动情感,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问须有系统性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不能零零碎碎,而应有定向,安排应有逻辑性,由浅入深,仔细考虑提问内容和提问过程,使之序列化、系统化。


  如上司马迁《史记》中的《项羽之死》一文,可以巧设如下几个由浅入深的问题。从“四面楚歌”中我们可以读出项羽是怎样的人?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一部分内容体现出来的项羽是一个勇夫而非勇士,是个性情中人。在“车城快战”中,项羽为什么说“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我们如何理解项羽?经师生分析,可以认为项羽是个骁勇善战但有着宿命论思想的人。从“乌江自刎”这件事中,我们又读出项羽怎样的思想性格?经教师启发引导可得出项羽是个视死如归但宿命论思想至死未悟的人。因为文中三次提到“天之亡我”。这些问题是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研究分析项羽这个人物形象,进而可以设计第二层次稍深的问题。项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根本原因是什么?经过大家思考、讨论,认为有三个原因导致项羽失败:个人悲剧、爱情悲剧、社会悲剧。根本原因是个人悲剧,因为思想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最后,针对此文,还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更深的问题,“项羽之死”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理解课文后,定会众说纷纭。最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赠语:不可沽名学霸王。


  这样,针对本文,共设计了三个层次,由感性到理性的五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能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有助于学生养成敏捷、深入思考的习惯,由此及彼,实现知识迁移,同时培养其语文阅读能力,发展了智力,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三、提问须有差异性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还应考虑学生差别,针对不同对象提出不同问题,做到因材施教。


  如上鲁迅的《祝福》一文,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可以设计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为了理解主题,我们可以从“祥林嫂”的老板——“鲁四老爷”着手,即课后一个练习“你怎样看待鲁四老爷这个人?”许多学生会认为鲁四老爷是吃人的封建礼教的化身,他顽固保守,冷酷无情。也许有些学生还会认为鲁四老爷并不坏,其人品超过祥林嫂的婆婆。众说纷纭之后,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个看似简单实则较难的问题让一部分学生思考。即《祝福》全文中鲁迅几次写到钱数?有何作用?


  第一次出现钱数,是祥林嫂到鲁镇,四婶在试工期内,见“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所以第三天就定局,每月上钱五百文”。


  第二次出现钱数,卫老婆子领人绑架了祥林嫂,四叔“算清了工钱,一共一千七百五十文”,她全存在主人家,一文也还没有……”。


  第三次出现钱数,是祥林嫂被卖到深山坳里,婆婆“到手了八十千”,给二儿子娶媳妇,“财礼只花了五十千,除去办喜事的费用,还剩十多千”。


  第四次出现钱数,是祥林嫂被柳妈蛊惑,去土地庙捐门槛,说好“价目,是大钱十二千”。


  第五次出现钱数,是为捐门槛,祥林嫂“才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


  细细一算,最后十二鹰洋的工钱,能够捐一条什么作用也不起的门槛。这样,“一个顶俩”的角色,每月工价才五百文。于是,我们可知,这是何等的敲骨吸髓的剥削!而作者对此未曾多说一句话,看似闲笔,实含深意呀!而这些工钱,阴差阳错,一次也未曾拿到祥林嫂手中。何谈鲁四老爷的“仁慈”?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艺术大师确无闲笔。


  这样的问题设计,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思考需求,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也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及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管是问题教学法还是其他教学法,课堂中总会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分析。教师提出教材中的问题,同时是引导学生探讨解决问题,切忌简单粗糙,应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有关规定,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求知的过程。所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应遵循针对性、系统性、差异性等原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