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能训练 > 正文

怎样加强工程预算管理?

怎样加强工程预算管理?

...

处理好建筑工程造价预算问题是提高工程建设质量,节省建筑成本的重要手段,施工方各部门要明确各自在施工过程中的责任和目标,提高工程的管理水平。 那么怎样加强工程预算管理呢?现在,小编就整理出管理工程的相关信息

工程预算是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开始进行的工作,工程设计预算的方法和依据决定了工程预算准确性和实用性。因此,在工程项目开始之前,必须要做好完善的工程预算,为项目招标和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在工程设计的初始阶段,要做好工程项目的预算工作。首先是要改变工程预算的传统计算方法,现行的工程预算统计方法对建筑投资规模的成本估算,一般工程造价参考值越大,工程的预算费用越高,这种传统的预算设计方式只看到了工程施工成本的表现形式,而没有对工程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这导致工程预算的初始值就很高,在项目招标中不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在工程预算的设计方面,可以从优化材料使用方面进行考虑,减少工程开销,将节约下来的工程款用于奖励预算创新鼓励科学的预算方法不断得到应用。预算设计应该联系实际施工现场的状况进行计算,对于施工场地的交通能源水利等施工资料供应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始预算设计。预算设计的前期的项目资料收集工作要严格依照具体的施工图纸、工程配置单进行准确核算,同时,预算员应该深入工程现场,对施工场地进行实地勘测,根据现场的施工条件制定用工、用料的标准,计算工程成本的统一结算价格,工程设计图应该进行反复论证,对工程设计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对施工流程的衔接情况进行检测,计算实际工程量,防止计算遗漏造成的错误出现。

工程预算还要具体分析影响工程造价变化的变量因素,如施工人员配置情况、材料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对预算差价的波动范围进行估计,价格范围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进行验证,尽量使价格的变量范围处于可控阶段,留有一定的价格空间。这就要求预算员要对建材市场以及企业人员配置情况要有充分地了解,以市场价格走向做为工程变量预算的主要参考条件。

3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做好工程造价预算编制

工程造价预算的编制工作非常重要,编制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概预算是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的基础。笔者认为,做好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工作要重点把握几个方面。

一是预算编制人员应掌握项目现场的具体情况,在综合考虑工程的施工组织特点的基础上进行预算编制。在编制之前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收集工程勘查报告、地形测量图、施工设计图纸、各类标准图集等相关资料,深入现场勘察、调查施工环境并进行施工方案研究,了解现行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取费标准、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材料预算价格。

二是要熟悉施工图纸,精确计算工程量及套用定额单价。在造价预算编制过程当中,反复阅读设计图纸直至深刻理解设计者的意图,将阅读图纸的过程与熟悉工程、审核图纸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做出准确的预算编制分项,计算出相应工程量,熟练套用单价,最大限度地防止漏记、重记、错套等失误出现。

重视项目实施阶段的预算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是资金投入最大的阶段,它既是招投标工作的延伸,同时也是合同的具体化过程。经研究表明,建筑工程的实施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约为10%,在这个阶段节约投资的可能性较小。因此,不少建设单位忽视了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预算控制。其实,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施工浪费投资的可能性非常大,造成工程造价上升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受造价控制人员无法控制或较难控制的因素影响;二是受施工组织失误、技术限制、合同变更等人为因素影响。

严格工程造价调整审批,最大限度减少项目变更的影响

在工程的实施中,经常会出现项目的变更,包括设计缺陷引起的变更、业主意愿引起的变更、客观条件变化引起的变更等。我们十分清楚,项目的变更往往意味着以增加工程造价作为代价,因此工程造价预算控制人员应该最大限度地减少项目变更对造价带来的影响。造价预算控制人员要对变更部分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确认变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尽量缩小因设计变更引起的造价超支。

4

建设工程预算中的存在的问题

1、企业跨地区承揽、跨行业承揽业务,导致建设工程预算不准确、编制经常出差错

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地区建筑市场的壁垒已被打破,异地承揽或跨行业承揽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的单位和企业逐年增多。由于地区差异,我国现行各地区、各行业的预算定额、取费基础、取费标准和预算编制的规定有所不同,致使一些跨地区跨行业承担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的企业,无法在短时间内了解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各项有关规定,导致在实际编制工程预算中常出现差错,严重影响了预算的准确性。

2、建设工程预算管理缺乏建设项目全过程综合管理意识

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预算管理工作大多是处于阶段性的管理模式,缺乏建设项目全过程综合管理的全面意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在建设工程预算(造价)管理目标上缺乏必要的相互沟通,工程监理单位往往只局限于施工阶段的质量与进度管理,很少介入实施准备阶段工作。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虽做了工程概算甚至细化到设计预算,但由于缺少对设计方案造价指标的严格控制约束,导致设计保守、投资偏高。在施工招投标阶段,制定的标底和标价不准,使得工程在实施阶段,或者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或者设计不全面、或者大量变更、或者过程预算管理不严,最终资金短缺,导致投资管理失控,工程不能按期完成。同时由于建设工程资金借贷利息增加,资金成本提高,致使原本紧缺的建设资金在恶性循环中运行,给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金融机构国家都带来了较大的损失。

3、建设工程预算定额跟不上市场发展的步伐

由于建筑领域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不断涌现,在编制预算时,与之配套的工程定额标准、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则相对滞后,没有相应的预算定额可套用,需要经常进行定额子目换算,造成工程建设管理和造价管理的难以控制。同时由于我国现行的工程预算确定方法多为静态、滞后的方法,定额单价通常是以几年前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的统计为基础,并且新增补的定额往往缺少代表性,难以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更造成了工程量计算取费的差错。这种静态、滞后的价格取定方法,已无法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经济要求。不同水平的承包商依据同一定额编制不同工程的价格,难以区别承包单位在不同地点、不同工程上的价格差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