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泉州 > 正文

泉州市教育局电话是什么?地址在哪?上班时间!

泉州市教育局电话是什么?地址在哪?上班时间!

地址:...

教育局工作人员周六日休息,不上班

政府机构上班时间一般为:上午8点-12点;下午2点30到5点半(夏季:3点到6点)。建议上午到政府部门办事,因为政府部门一般上午开会,工作人员比较齐;下午有可能外出办事而找不到办事的人。

一、教育事业发展概况
2004年-2005学年,全市有高等学校14所,其中本科高校3所,高职高专11所(含筹建1所)。各类高校招生1.95万人,比增522人,增长2.75%;在校生5.5万人,比增1.13万人,增长25.88。其中,华侨大学、仰恩大学、泉州师院在校生4.01万人。普通完中120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78所(含技工学校12所)。高中阶段在校生20.85万人,比增2.14万人,增长11.45%。高中阶段招生7.91万人,比增5796人,增长7.9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66.60%,比去年提高10.22个百分点。初中264所(其中初级中学246所),在校生37.07万人,初中招生13.18万人,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7.82%。小学1951所,教学105个,在校生62.03万人,招收服务区新生5.78万人,招收外地新生近1.3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69%。幼儿园604所,小学附设幼儿班、学前1528个,在园幼儿14.18万人,幼儿园招生7.41万人,学前三年入园率77.09%;特殊教育在校生1.09万人,招收三类残疾儿童1147人,三类残疾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2%。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着力夯实基础促进各类教育事业均衡协调发展。
1、强化教育督导功能,深入实施以"两全"、"双高普九"为重点的"两基"巩固提高工程。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指示精神,着重就当前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突出问题,包括农村教育基础不够稳固、县(市、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教育投入不足、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艰巨繁重、初中辍学率较高等问题,组织深入的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关注"三农"、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二是积极筹备召开全市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研究制订进一步加强我市农村教育的政策措施。三是强化教育督导机制,在继续巩固教育"两基"成果的基础上,分类推进"双高普九"工程。上半年,石狮、南安两市先后通过省"双高普九"评估验收;下半年,配合省对丰泽、永春"双高普九"工作开展检查指导。对其他县(市、区)"双高普九"的督导调研按计划顺利完成。
2、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和幼儿教育。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强化政府行为,多渠道增加高中阶段教育投入,努力扩大优质高中招生规模,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全市达标中学招生量占普高招生总量的70%,省示范高中、一、二、三级达标高中年招生规模分别不少于14班、12班、10班和8班。高中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今年全市报考普通高校(含"高职单招)总人数45332人,各级各类普通高校录取我市高考考生34840人(含高职单招),比增4626人;录取率76.85%,比增4.1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继续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办好普通高中。今年以来,创办了北京师大泉州附属中学、仰恩大学附中等一批起点高、办学条件好的普通高中。其中,仰恩大学附属中小学占地450亩,已完成投资2亿元、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建设;泉州中远学校(泉州一中高中分校)已完成征地175亩和首期近亿元基建;北师大泉州附中已完成征地86亩和9000多万元基建;晋江子江中学占地324亩,完成近10万平方米基建。这四所中学的新校区均于今年秋季正式启用。
3、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不断提高教育为城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认真组织开展第十五次职教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领导,千方百计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改革中职招生办法,实行学校自主招生、自主确定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继续抓好春季招生和招收"保送生",延长招生时间,进一步放宽入学条件限制,今年基本完成了省下达的中职招生任务。在中职学校全面实行"学分制"改革和落实"双证书"制度;加强专业建设,组织评选、推荐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全市已有省级重点专业6个;加强骨干中职学校建设,今年新增1所国家级、9所省级重点职校,使全市国家级、省级重点职校分别达到3所和13所。继续发展民办中职学校,今年来创办了石狮服装设计学校、泉州海事学校、晋江菲莉职校(筹建)等3所中职学校。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以农民科技素质劳动技能培训为重点的农民教育,全年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5万人次。
4、加快实施《泉州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积极创造条件做大地方高等教育。积极为华侨大学、仰恩大学等院校创造良好的办学条件。全力支持泉州师院做好今年底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12月,接受了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受到充分肯定。泉州师院东海校区全年预计完成校舍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46亿元。黎明职业大学新校区完成校舍建筑面积1.76万平方米,投资2910万元,新校区校舍面积达14万平方米。省电大泉州分校继续加大开放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力度,启动"总结性评估"工作。泉州卫校经国家教育部高校设置委员会评议,于3月份获准升格为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已完成校舍建设5万平方米,各项配套设施建设正抓紧进行。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获准招生,其他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也得到进一步发展。泉州高教发展中心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已完成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中心区域内主干路网的施工图设计工作,路网建设资金基本筹集到位。下半年,经市政府同意,在我市设置"桐江学者计划",建立特聘教授岗位制度。
5、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依法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各地认真贯彻市政府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外来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解决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市、县教育部门特别是鲤城、丰泽、洛江、晋江、石狮、南安等外来工较多的县(市、区)把依法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各地普及义务教育工作范畴,督促有关中小学认真做好接收就学工作。据统计,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共招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8.22万人,其中小学7.68万人,初中0.54万人。
6、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服务。一是计算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全市中小学计算机拥有量7万多台,计算机网络专用教室1300多间,多媒体教室1150多间,教师电子备课室350多间。二是继续实施"校校通"工程和"百校通光纤"工程,全市已有201所中小学实现光纤上网,1081所学校实现ADSL宽带上网,全市中小学上网率超过90%。基本建成泉州市教育视频会议系统。继续开展"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评选活动,推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学资源库建设。三是全面完成今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中关于由市、县、乡配套扶持20所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四是加快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建设步伐,推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全年建成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省级14所、市级31所,预计有50%以上的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二)关注农村教育,在建立以"一增三保"为目标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上取得突破。
1、大力争取各级政府依法增加对教育的投入。2004年全市年初安排预算内教育经费192174万元,同比增长20.69%;其中:(1)安排市本级年初预算内教育经费7496.74万元(不含师院),同比增长14.91%;市本级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小学171.82元、中学210元、职专136元、幼儿园662.5元;(2)安排市级教育专项经费3800万元(其中:专项教育事业费2200万元,专项基本建设经费1600万元),同比增长15.15%。继续征收城镇教育费附加和向企业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今年1-10月份全市完成征收额约为1.1亿元。加强各级教育基金会建设和管理,全市现有各级各类教育基金会600多个,教育基金3亿多元。
2、建立和完善由县按时足额发放教职工工资和确保农村中小学校正常运转公用经费的机制。今年,全市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省统一规定的工资项目和标准已全额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由国库统一按时足额发放。各县(市、区)财政年初预算均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预算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鲤城、丰泽、晋江、石狮、永春财政预算内安排的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均高于省定的基本标准;其他县(市、区)也能按省定基本标准安排中小学公用经费。
3、加强对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2004年中央、省安排专项转移支付资金1.73亿元。从今年7月份组织的对部分县(区)教育经费、危房改造专项督导检查情况看,各县(市、区)在年初基本上作了预算安排,除用于返还向农民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外,全部用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布局调整、公用经费和改善办学条件,以及民办教师退养补助。
4、加大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力度。2004年,全市计划改造中小学危房20万平方米。其中,市政府把改造10万平方米中小学危房列入2004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并安排市级专项补助900万元。至12月,全市新建校舍项目245个,施工面积420527平方米,计划投资2.95亿元,至今已完成投资约2.07亿元。其中:已竣工项目117个,建筑面积170812平方米,完成投资1.29亿元。
5、继续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和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努力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市政府继续把由市、县、乡三级配套扶持20所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校建设工作,列入2004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建设规模18580平方米,投资1961 万元,已于年内全部完成。继续推进乡(镇)小学"十配套"建设,今年有10个乡(镇)被确认为小学"十配套"乡(镇),使全市小学"十配套"乡镇达到37个。结合农村中小学危房、薄弱学校改造,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今年完成调整小学45所。
6、建立和完善国家和社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扶贫助学制度。一是各县(市、区)能够认真落实中小学助学金制度,把中小学的助学金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中学每生每年12元,小学每生每年3元)。二是减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杂费。据统计,全市农村中小学减免困难学生杂费将达到在校生的10%左右。三是解决困难寄宿生生活问题。2004年,南安市政府把改善困难寄宿生生活问题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市财政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对3000多名困难寄宿学生进行膳食补助,中学每人每月补助35元、小学每人每月补助30元;永春县政府也从财政安排出54万元专款,按中学每人每月16元、小学每人每月14元的标准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由于采取了多种资助机制,从而保证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上得起学。
(三)坚持内涵发展,努力提高基础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1、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一是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课改专项经费。今年秋季,全市小学、初中均加入新课改行列,学生涉及面达47万。据统计,市县两级财政年度课改专项经费拨款累计近500万元。二是坚持"公正、公开、民主、规范"的原则选用课改实验教材。市成立实验教材选用委员会,规范了实验教材的选用程序。三是积极做好师资培训工作。组织开展了49场交叉式的学科集中培训,累计参加的教师达1.2万多人。邀请50多位课改专家和先进地区的教师到我市进行讲座。已确认市级课改基地校80所,评选表彰了28个市级课改工作先进单位和98名先进个人
2、拓宽德育工作的视野和渠道,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先后召开专题座谈会和2004年全市学校德育工作会议,认真进行部署。深化"小公民道德建设实施计划"活动,强化德育的实践环节,已有市直、惠安、鲤城、石狮、永春、南安等6个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投入使用,累计有15万人次中小学生参加基地实践活动;有151所学校被授予省、市绿色学校;确立了100所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推动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开通"泉州德育网",构建面向全市中小学、家长和德育工作者的德育网络平台开发一批寓教育于乐的德育课件。进一步加强网络条件下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各级关心下一代组织在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市直宣传口关工委共举办6场讲座,8000多名学生接受教育。
3、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深化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在市直学校和直属单位通过考试考核公开招聘的办法新录用教职工58人;做好市直教育系统人事理工作,目前挂靠市教育人才交流中心的单位达20个,人事代理人数超300人。继续认真做好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今年上半年市一级评审通过了各级教师职务2741人,送省评审通过43人。二是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干训、骨干教师培训和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共组织315名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参加省、市级任职资格及提高培训;在泉州师院、永春师范、泉州幼师举办中小学教师市级培训班8期共有1360名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参加培训;组织3327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远程继续教育培训,经考核有2676人获继续教育证书,另有2000多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福建师大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培训;鼓励教师多渠道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提高学历层次。据预测,今年全市将分别有2000多人和3000多人取得专、本科学历,50多人取得硕士学位,正在攻读教育硕士学位达300多人。三是积极实施培养百名杰出校长、千名学科带头人、万名骨干教师活动。加强对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管理,51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今年以来,获各级表彰的有:"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3名、"全国模范教师"2名、"全国优秀教师"8名、"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名、"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教师"100名、泉州市"教育世家"19名、市直学校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83名、"泉州市凯辉教师奖"20名。四是努力提高师德教育的实效。结合庆祝全国第20个教师节,举办了全市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演讲比赛,举办了"桃李芬芳20秋"大型文艺晚会,在全市开展"师德教育宣传月"活动。针对当前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个别教师中存在的师德师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着手研究制定泉州市教育系统师德规范若干准则,从制度上进一步明确规范教师的行为。
4、重视和加强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和规范语言文字工作。在中小学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组织晋江首峰中学和南安一中代表队参加全省中学生篮球选拔赛,分别获得第一、三名。举办全市中小学专项艺术比赛活动,促进学校艺术教育的开展,进一步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继续深入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调整充实各级语言文字工作机构,认真组织全市"第七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大力抓好学校普及普通话工作;继续做好本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普通话水平的培训与测试工作,全年报名参加普通话培训测试的人数达11490人。
5、实施课题带动,不断深化教育科研。组织对全市第二批"十五"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进行中期检查,从中确定40个项目作为市级重点课题。组织第三届基础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共评出优秀论文一等奖118篇、二等奖419篇、三等奖865篇。继续办好《泉州教育》一报一刊,《泉州教育》(电子版)全年刊发12期共100多万字。
(四)强化规范管理,努力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1、认真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依法大力鼓励扶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一是通过举办"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培训班、民办教育发展专题报告会、开展宣传周活动以及办好"泉州民办教育网站"等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民办学校举办者和学校领导的法制意识和业务素质。二是加强对民办教育发展的调查研究。配合市政协开展了民办高校发展问题专题调研,与泉州师院联合开展了民办教育专题研究,为进一步推动我市民办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三是依法规范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督促民办学校依法修订完善学校办学章程、董事会章程,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冠名、收费、财务管理与监督、建章立制等工作。泉州一中分校、泉州五中分校分别更名为福建省泉州外国语中学和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泉州实验小学分校更名为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全市现有民办教育机构292个,其中本科高校1所、独立学院1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5所,中学24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1所,小学19所,幼儿园76所,其他教育机构145个。民办学校在校生10.33万人,其中高校2.45万人,中学2.56万人,中职1.13万人,小学0.78万人,幼儿园1.46万人,其他教育机构在校生1.95万人。
2、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切实加强教育系统行风建设。进一步完善市治理教育乱收费局际联席会议制度。把治理乱收费作为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的重点,市、县、校三级共聘请1000多位行风监督员或行评代表。根据全省"一费制"收费方案,上半年以来,各县(市、区)物价、财政、教育、纠风办等部门通过举行听证会等多种渠道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出台了义务教育公办学校"一费制"具体收费办法及标准,实行在严格核定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标准的基础上,由学校每学期开学初,一次性统一向学生收取费用,切实减轻了农民群众负担。全面落实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限人数、分数、钱数)政策。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重点规范招收"借读生"及其收费。进一步完善学校收费管理制度,继续总结推广教育系统"会计核算中心"制度,各县(市、区)和市直学校都成立了"会计核算中心",实行会计集中统一核算。加大治理教育乱收费专项检查力度,开展清理预算外资金及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盗版教材教辅读物专项检查活动。查处违规收费金额126.11万元,现已清退83.78万元。
3、常抓不懈,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学校安全工作的会议文件精神,狠抓学校安全综合治理,开展学校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今年全系统没有发生重大的安全责任事故。继续开展以创建"安全学校"为龙头的"平安校园"创建活动,落实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和学校校长(园长)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制度,层层落实学校安全各项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师生安全知识教育,严格实行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加强学校法制教育,推进学校"四五"普法工作深入开展。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青少年学生犯罪工作,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加大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力度,继续完善校园特管区的管理机制,全市已选派1230名政法干部到各中小学担任法制副校长。严厉打击扰乱学校治安的违法犯罪活动,确保师生人身财产安全和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五)加强党建工作,不断提高教育系统党建工作水平和机关服务水平。
1、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制度,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建立健全和认真落实干部理论学习的各项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局党组中心组学习,每月举办一次局机关干部理论学习辅导讲座。举办市直教育系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培训班,组织148名科级干部参加集中轮训,在系统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的高潮。全面推进机关党建创新,大力提升机关党建工作水平。加强党组对机关党建的领导和指导,健全系统党委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机关党支部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创先机制,市直教育系统"五好"党支部创建先进面进一步扩大,19个单位所在或所属在职党支部全部获得先进称号。深化机关党建创先活动,局机关党建工作接受检查评估并受到市委表彰,积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2004年我局荣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省高教自学考试工作先进单位"。
2、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结合教育部门实际,制定全市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目标、任务、要求和责任范围,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任务逐项分解到每一位局领导班子成员。健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召开市直学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汇报会,开展市直学校党政领导廉政集体谈话。实行廉政预警制度,落实"十个不准"规定。开展党性党风党纪宣传教育月活动,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进一步加强广大党员党性锻炼,履行党员义务和权利,提高模范遵守党纪国法的自觉性。
3、认真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进一步提高机关效能建设的实效。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教育部门实际,制定了《泉州市教育局贯彻〈行政许可法〉工作意见》,切实加强行政许可项目、规定、实施机关的清理,逐步建立健全行政许可公示制度、行政许可统一受理、统一送达制度,并进一步加强对行政许可的监督工作。深化机关政务公开活动。认真组织实施《泉州市教育局政务公开实施细则》,结合推进机关政务信息化工作,注重发挥泉州教育信息网站、局机关内部局域网的作用,结合推行市、县、校三级电子发文工作,及时发布政府信息和为公众提供各种便民利民服务项目;通过电子信箱、网上点题公开等途径及时了解群众呼声,不断提高机关办事效率,促进机关政务的公开透明,提高教育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4、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做好群众的来信和来访工作,今年我局处理、转办、督办群众信访件300多件,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认真办理今年市人大代表建议、市政协委员提案,改进办理方式,提高办理工作实效性,积极采纳代表、委员的意见和建议,推动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今年我局共承办市人大代表建议、市政协委员提案57件,满意率达100%。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当前,我市教育还面临着一些不容回避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发展和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一是农村教育总体水平较低。义务教育普及程度不够稳定,特别是初中学生辍学率较高;农村幼儿教育出现下滑现象;政府和社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制度不完善,部分学生因家庭经济原因而就学困难或辍学;一些地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入学尚不能做到享受与本地学生同等的待遇;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事业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一些县(市)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缺口较大;农科教结合不够紧密,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亟待加强。二是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不高。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差、师资短缺等因素严重制约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进程、高中教育质量的提高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三是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尚未取得深层次的突破。面对变化了的新形势,对当前和今后影响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仍需作深入的调查研究,以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决策的科学性。对部分中小学中存在的乱收费等行业不正之风,如何建立更加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监督和防范机制;如何深入贯彻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在鼓励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同时,依法规范其办学行为,推动我市民办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以上困难和问题,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不断加以解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