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简要阐述了加德纳逻辑数理智力的含义,以及它和英语阅读的相关性,并探讨了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数理智力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英语阅读 逻辑数理智力 培养 途径和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英语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手段,是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英语学习步入高阶段后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这种综合阅读能力包括语篇领悟能力和语言解码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所以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要努力探索发展学生思维的可行办法和途径,力求将英语阅读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以期达到发展学生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近年来,各级考试阅读理解题目中涉及低能力要求的事实和细节题逐步减少,而涉及较高能力的语篇分析、文章概括、上下文推理、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的理解题目逐步增加,无论是对词、句的理解,还是对语篇的理解都需要借助推理,都需要进行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才能得出语篇中不曾明确表述但又蕴含其中的意义,因此,这对学生的分析、推理、概括和抽象逻辑思维等综合能力与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我们的学生就缺少这些思维能力。
所以,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在培养语言智力的同时,如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智力,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二、逻辑数理智力的含义和特征
逻辑数理智力是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20世纪80年代所提出的人类所有的七种或更多智力之一。他认为,这种智力包括三个宽泛而又互相联系的领域:数学、科学和逻辑。它主要指数学和思维方面的能力,包括推理和运算的能力。加德纳将逻辑数理智力描述为一种包括多类型思维的智力,加德纳认为逻辑数理智力包括许多方面:数学计算,逻辑思维,问题解决,演绎推理,归纳推理,以及辨认模式和关系。逻辑数理智力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逻辑数理智力和英语阅读的相关性
逻辑数理能力涵盖数学、科学和逻辑三个领域,它主要指数学和思维方面的能力,包括推理和运算的能力。外语属于文科,似乎与逻辑数理没有联系。其实不然,英语学科同样拥有某些数学概念,如数量、时间、因果、排列、组合、对称、编码等,掌握和应用这些概念可以促进外语习得。
阅读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采用不同的提问策略,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预测和改变逻辑结果等能够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使逻辑数理智力在思考和学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指导学生根据语篇线索(如注释性线索、同义词/近义词线索、反义词线索和语境线索等)猜测不熟悉的语言现象;理清句子基本结构,整合文本的意义,推断文本主题;根据语篇中已知的信息预测和推理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结果;根据字面意思、语篇的逻辑关系以及细节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态度,深层理解文章的寓意;根据所读内容用文字按逻辑顺序表述主题等,这些阅读训练具有挑战性,都能够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数理逻辑能力(黄远振,2003)。
美国的琳达?坎贝尔也认为教师应该运用一些教学策略将数理逻辑思维整合到不同的学科领域中去,这样,逻辑数理智力不仅得到训练,而且逻辑数理智力的训练与提高对今后的思维和学习都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四、英语阅读教学中逻辑数理智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基于对逻辑数理智力本质的认识,以及对它和英语阅读相关性的探究,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来培养逻辑数理思维智力:
1. 指导学生根据语篇线索,猜测不熟悉的语言现象
(1) 根椐定义或解释猜测词义
e.g A calendar is a list of the days,weeks,months of a particular year.
通过is后面的解释可知该词为“日历”
(2) 根据对比、对称关系猜测词义
根据上下文内容,通过对比、对称关系,即同义语(以or,that is,破折号,同位语连接)、反义语(but,while,however,although等连接)等来猜测,知道其中一个词便可猜出另一个。
e.g Though Tom’s face has been washed quite clean,his neck still remains grubby.
这里grubby与clean意思相对,故该词的意思为“肮脏的”。
If you agree,write “yes”,if you dissent,write“no”.
这里agree与dissent意思相对,故该词意为“不同意”。
(3) 根据因果关系猜测词义
常用“so…that…”;“so…”或“because…”连接,当这些信息词出现在有生词的句中,通过因果关系,依据已知部分,就能猜出生词的含义。
e.g He failed the exam because none of his answers was pertinent to the questions.
根据原因状语从句和none可推知该词应为“close”。
The young boy was so bashful that he didn’t speak to the pretty girl.
从that引导的结果状语从句看,可猜出该词为“shy”。
(4)根据常识及上下文猜测不熟悉语言现象
运用逻辑推理能力、自身的生活经验及生活常识,再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就可以正确推知生词的意思。
e.g If a man feels very cold,he always huddles himself up.
根据常识及经验可推出此短语意思为“缩成一团”。
2. 指导学生理清句子基本结构,按逻辑顺序,推断文本主题
英语文章有这样的特点,段落是构建在主题的基础之上。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去思考、去分析,归纳、总结段落所涉及到的各个信息如何为文章主题服务的,如何使文章的主题更明了、更突出。段落的主题明确了,那么阐述说明主题的句在段落中又是如何衔接在一起的,使之成为一段连贯的、有意义的文字。作者一方面运用一些具体的连接手段,使句与句之间像链索一样衔接在一起;另一方面,作者也运用逻辑关系使其所有的思想有逻辑而清楚地互相关联。一般说来,一个段落中的细节:
(1) 可以依其重要性,由轻而重地安排;
(2) 可以依其时间发生的顺序,由先而后地陈述;
(3) 可以依其空间的位置,顺次交待;
(4) 可以用演绎的方式,由结论而至细节性逐一证明;
(5) 可以以归纳的方法,由诸多细节的陈述,从而得出统一的结论。
了解细节的逻辑安排方法,有助于我们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与段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很容易地追踪到作者的思想脉络,从而迅速有效地判断各段落以及文章整体的内容,这样学生才可以理解文章的大意,推断文本主旨。老师可经常提问以下类似问题:
The text is mainly about______________.
The writer wrote this article in order to______________.
This text is mostly probably taken from a ______________.
The best headline for this article is ______________.
What can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text?等。
3. 指导学生根据语篇中已知的信息,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结果
这种语篇一般会开头向读者显示这段文字的体裁、形式、涉及内容和写作意图,读者就可以从已知信息开始,层层推理,依次推进,直至高潮,而后结局,环环相扣,条理清晰。教师可经常提如下问题:
What can you predict in the future?
What would more likely happen next?
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view,what would be the result of the story?等。
4. 指导学生根据文章细节、事实及暗示,合理判断,深层理解文章的寓意
在阅读中,读了一篇文章后,往往要对其中的一些内容作出合理的推理和判断,这通常涉及到常识推理、逻辑推理和暗示推理三种情况,这三种情况都应根据文章意思、语篇的逻辑关系以及细节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态度,深层理解文章的寓意,其结论必须符合文章逻辑或常规道理,不能以个人观点代替。常见的推理判断问题有:事实推理、态度语气推理、观点推理、原因推理、结论推理、写作目的推理等。可经常提如下问题: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text?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passage is mainly written for ______________.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writing this text is to______________.
The author would agree that______________.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the subject is______________.
What does the passage imply?等。
五、结束语
实践证明,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锻炼学生的逻辑数理思维,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观察、分析、概括、计算、逻辑推理等思维习惯,发展思维,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智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数理智力,而逻辑数理智力的提高又必将为学生今后的思考和学习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当然逻辑数理智力的提高不是突如其来的,也不是孤立的,它是建立在感性思维基础之上,并和感性思维相互融合的,需要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需要长期配合,共同努力,多探索有效可行的方法和途径,达到培养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霍力岩等.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黄远振.多元智能理论与英语教学的整合[J].课程?教材?教法(10),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推理思维习惯是形成数学直觉,发展数学思维,获得数学发现的基本素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强调思维的严密性,结果的正确性,也要重视思维的直觉探索性和发现性,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通过几何、数与代数、概率与统计、实践与综合应用等教学活动来训练: 第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推理并非盲目的、漫无边际的胡乱猜想,它是以数学中某些已知事实为基础,通过选择恰当的复习结构材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欧拉曾说过:“数学这门学科,需要观察,还需要实验。”观察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门户,观察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产生联想,通过观察还可以减少猜想的盲目性。同时,观察力也是人的一种重要能力,所以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必要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观察,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观察力。 第二,精心设计实验,激发学生的思维。高斯曾提到过,他的许多定理都是靠实验、归纳发现的,证明只是补充的手段。在数学教学中,正确地恰到好处地应用数学实验,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是欧几里德式的严谨科学,从这方面看,数学像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是另一方面,在创造过程中的数学更像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从这一点上讲,数学实验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数学理论的抽象性,通常都有某种“直观”的想法为背景。作为教师,就应该通过实验,把这种直观的背景显现出来,帮助学生抓住其本质,了解它的变形和发展及其它问题的联系。数学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数学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学生在实验时要将课本知识与眼前现实结合起来,将实验中获得的感性认识,通过抽象思维得到对概念、定理的深入理解。 第三,仔细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猜想。数学猜想是数学研究中合情的推理,是数学证明的前提。只有对数学问题的猜想,才会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数学猜想是在已有数学知识和数学事实的基础上,对求知量及其规律做出的似真判断,是科学假说在数学的体现,它一旦得到论证便上升为数学理论。牛顿有一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数学家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检验证明”,开拓新领域,创立新理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许多命题的发现、性质的得出、思路的形成和方法的创造,都可以通过数学猜想而得到。通过猜想不仅有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推理能力。 第四,利用类比探讨,加深知识理解。类比推理是思维过程中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是合情推理的主要形式之一,类比是对知识进行理线串点的一种手法。对于相互有联系的命题进行类比分析,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更深层次的认识,更有利于学生对问题规律的探寻。以问题和条件,题型结构或题设结论为思维起点,应用类比的方法,分析其与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具有的相似特征,然后猜想其解题思维上的类似之处,从而解决问题。 第五,利用数学归纳,巩固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归纳推理是思维过程中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也是合情推理的主要形式之一。勾股定理的发现都是应用归纳推理的典型例证。在学习运用归纳的过程中,学生才不断地体会到“分析”、“假设”、“结论”等多种数学环节。此外,用数学归纳法来证题,也有助于训练学生用数学符号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 第六,利用演绎证明,揭露蕴涵性质。演绎推理又称论证推理,是思维过程中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其前提和结论间具有蕴涵关系,是必然性推理。它的每一步推理都是可靠的、无可置疑和终决的,因而可以用来肯定数学知识,建立严格的数学体系。把一般结果应用到特殊中,能为归纳、类比等得到的猜想加以证实,从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逻辑推理和合情推理是数学思维的两翼,两者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缺一不可。从功能上来看,逻辑推理是论证的手段,合情推理是“发现”的工具;从阶段上来看,合情推理是逻辑推理的前奏,逻辑推理是合情推理的升华;逻辑推理能力越强,合情推理就越活跃,推理结果也越可靠,因此也可以说逻辑推理是合情推理的基础。正如数学教育大师玻利亚所说:“我们靠论证推理来肯定我们的数学知识,而靠合情推理来为我们的猜想提供依据。”演绎法被广泛用来建立定理命题和证明推论的正确性,先前已证明的结论、事先做出的假设或设定的概念等都可以直接用来推证新的结论。应当指出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不仅要注意层次性,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并不是每个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都能够总结出规律的。
什么是数理逻辑智能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中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能力是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一种有条件、有步骤、有根据、渐进式的思维方式,是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所进行的思考活动,因此,尤其是面临中考和奥赛的学生的学习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尤为重要和紧迫.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思维过程的组织要得到相应的重视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就必须把学生组织到对所学内容的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对照、抽象和概括、判断和推理等思维的过程中来。教学中要重视下思维过程的组织。第一,提供感观材料,组织从感观到理性的抽象概括。从具体的感观材料向抽象的理性思考,是中学生逻辑思维的显著特征、随着学生对具体材料感知数量的增多、程度的增强,逻辑思维也逐渐加强。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观材料,并组织好他们对感观材料从感知到抽象的活动过程,从而帮助他们建立新的概念。例如教学科学记数法时,可让学生观察小数点移动的位数与10的n次方中n的关系,学生通过思考会发现小数点移动的位数正好是n的绝对值,应该向前移n为正,向后移n为负.这种抽象概括过程的展开,完全依赖于“观察----思考”过程的精密组织。第二,指导积极发散拓展,推进旧知向新知转化的过程。数学教学的过程,其实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前人间接经验的过程,而指导学生知识的积极发散,推进旧知向新知转化的过程,正是学生继承前人经验的一条捷径。中学数学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都潜含着共同因素,因而使它们之间有机地联系着,我们要挖掘这种因素,沟通他们的联系,指导学生将已知迁移到未知、将新知识同化到旧知识,让学生用已获得的判断进行推理,再获得新的判断,从而扩展他们的认知结构。为此,一方面在教学新内容时,要注意唤起已学过的有关旧内容。第三,强化练习指导,促进从一般到个别的运用。学生学习数学时、了解概念,认识原理,掌握方法,不仅要经历从个别到一般的发展过程,而且要从一般回到个别,即把一般的规律运用于解决个别的问题,这就是伴随思维过程而发生的知识具体化的过程。因此,一要加强基本练习;二要加强变式练习及该知识点在中考和奥赛中出现的题型的练习;三要重视练习中的比较和拓展联系;四要加强实践操作练习。第四,指导分类、整理,促进思维的系统化。教学中指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按照一定的标准或特点进行梳理、分类、整合,形成一定的结构,结成一个整体,从而促进思维的系统化。例如讲二元一次方程时,可将方程的所有知识系统梳理分类,在学生头脑中有个“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过程。 二、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训练 第一:逻辑思维具有多向性,指导学生认识思维的方向。正向思维是直接利用已有的条件,通过概括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思维方法。逆向性思维是从问题出发,寻求与问题相关联的条件,将只从一个方面起作用的单向联想,变为从两个方面起作用的双向联想的思维方法。横向思维是以所给的知识为中心,从局部或侧面进行探索,把问题变换成另一种情况,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开阔思路。发散思维。它的思维方式与集中思维相反,是从不同的角度、方向和侧面进行思考,因而产生多种的、新颖的设想和答案。教学中应注重训练学生多方思维的好习惯,这样学生才能面对各种题型游刃有余,应该“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要教学生如何思考,而不是只会某一道题。 第二:指导学生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不仅要使学生认识思维的方向性,更要指导学生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科学方法。为使学生善于寻求正确的思维方向,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精心设计思维感观材料。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既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观材料,又要求教师对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精心设计和巧妙安排,从而使学生顺利实现由感知向抽象的转化。2.依据基础知识进行思维活动。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概念、公式、定义、法则、定理、公理、推论等。学生依据上述知识思考问题,便可以寻求到正确的思维方向。例如有些学生不知道如何作三角形的中位线,怎样寻求正确的思维方向呢?很简单,就是先弄准什么是三角形的中位线,作起来也就不难了。3.联系旧知,进行联想和类比。旧知是思维的基础,思维是通向新知的桥梁。由旧知进行联想和类比,也是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有效途径。联想和类比,就是把两种相近或相似的知识或问题进行比较,找到彼此的联系和区别,进而对所探索的问题找到正确的答案。4.反复训练,培养思维的多向性。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不是靠一两次的练习、训练所能奏效的,需要反复训练,多次实践才能完成。由于学生思维方向常是单一的,存在某种思维定势,所以不仅需要反复训练,而且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三、对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必须重视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因为思维品质如何将直接影响着思维能力的强弱。1.培养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教学中要充分重视教材中例题和练习中其它解法,并对比哪一种最优,怎样分析的,有没有不足之处,指导学生通过联想和类比,拓宽思路,选择最佳思路,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2.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教学中注意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3.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借助形象思维的参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教材例题中前面的多是为学习新知识起铺垫,后面的则是为已获得的知识的巩固、加深。因此,对前面例题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对原理理解清楚,对后面例题教学则应侧重于实践。之后的练习应进一步加深、拓展、发散。 良好的思维品质、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在中考、奥赛中取得高分、满分的必要条件,学生在学习中应努力锻炼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中的猛将,考试中的高手,生活中的强者!同学们加油啊!
什么是数理逻辑智能
什么是数理逻辑智能,宝宝对数学敏感是有好处的,因为可以锻炼宝宝的思维能力,有很多家长在宝宝小的时候会培养宝宝的数理逻辑智能,下面我分享什么是数理逻辑智能。
什么是数理逻辑智能1宝宝学数学,从生活中启蒙
有些孩子各方面发展得都很好,可就是不喜欢学数学。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吸引孩子,发展宝宝的数理逻辑智能,以下一些小妙招可供家长参考。
经常有家长反映,自己的宝宝各方面发展得都很好,可就是不喜欢数字,而且算数的时候也算不准确;还有的家长反映,自己的宝宝对数学很感兴趣,6岁的年龄已经能熟练进行进位加法了,可是,如果这样问他:5加几等于9?他却不能准确地算出结果。这些现象都说明了宝宝的数理逻辑智能没有得到适宜的发展。
什么是数理逻辑智能
“数理逻辑智能”是欧美学者的观点。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每个人至少拥有七种独立的智能,数理逻辑智能就是其中的一种,是与孩子整体智力发展以及学习效率相辅相成的一种能力。
数理逻辑智能是指有效地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这项智能反映对逻辑的方式和关系,陈述和主张,功能及其他相关的抽象概念的敏感性,它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实践表明,宝宝的数理逻辑智能是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得到发展的,所以如果在家庭生活中有意发展宝宝的这种能力,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哪些招式可以开发宝宝的数理逻辑智能
招式一:宝宝巧分水果
适宜年龄:1岁左右
家长将买来的苹果和橘子故意放在一个袋子里,让宝宝看一看,然后分辨里面都有什么,接着,让宝宝和家长一起把苹果取出来,放在另一个袋子里;再把橘子取出来放在另外一个袋子里。最后,引导宝宝看着一个袋子里的苹果说出里面是“苹果”;再看着另一个袋子里的橘子说出里面是“橘子”。
招式二:洗碗筷,“重复赛”
适宜年龄:2岁左右
宝宝对水和洗涤液产生的泡泡感兴趣,可以准备一个大面盆,将饭后的碗筷全部放在里面,让宝宝和家长一起清洗。清洗一遍后,家长把碗摞在一起,让宝宝把筷子放在一起;然后,换成清水再次清洗,这个过程可多次重复;最后,你把碗摞在一起放在碗柜里,引导宝宝把筷子放进筷子篓里。
什么是数理逻辑智能2宝宝数学逻辑潜能开发
传统观念认为,拥有数学逻辑智能的宝宝便是好学生,因为数学计算能力强、理解力强,所以通常被认定为是资质聪慧、反应能力佳的表现。
然而有些孩子,或许天生对数学的理解力较不敏锐,因此在学习的启蒙阶段,非常容易因为在数学学习上受挫,而心生挫败感,拒绝再去学习。
其实,要培养孩子的数学逻辑智能并不难,因为生活处处充满着意想不到的教材!
数学逻辑智能的定义
除了有效运用数字和推理能力外,这项智能还包括了分类、概括、推论和假设验证的能力。还有逻辑和推理、模式、可能性,以及科学的分析等;同时还具有建构问题、发现问题的高度技巧。
要发现并培养宝宝的数学逻辑智能,其实一点也不难,家长可轻轻松松从周围生活的人事物教导孩子,以玩游戏的方式进入有趣的数学世界。
专家建议,可利用好玩的游戏和故事,以渐进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数学概念;从认识形状、比较大小、分类、配对、数数,到简单的加减运算,由浅渐深培养出孩子对数学的喜爱。
数学逻辑智能优秀的宝宝特征
1、比起同龄儿童对因果关系更具有概念性。
2、思考方式比同龄儿童更抽象化、概念化。
3、喜欢将事物分类或分等。
4、喜欢逻辑思考或作问题解答。
5、喜欢玩象棋或其他策略游戏。
6、喜欢数学。
7、心算快速。
8、对新鲜事物发出很多问题。
9、喜欢有序的排列收集物。
10、热爱玩有策略的游戏(象棋、跳棋、西洋棋)。
11、对自己的记录资讯与探索模式很有一套。
12、对电脑高度有好奇性。
13、善于解决有正确答案的问题。
本文来自作者[寂寞如风]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vsha.com/jvs/152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寂寞如风”
本文概览:摘 要:本文简要阐述了加德纳逻辑数理智力的含义,以及它和英语阅读的相关性,并探讨了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数理智力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英语阅读 逻辑数理智力 培养 途径...
文章不错《谈英语阅读教学中逻辑数理智力的培养-逻辑-数理智力的名词解释》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