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什么东西在外国-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历史,虽历尽坎坷,然一脉相承,从未间断,创造出光辉灿烂的东方文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然而,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多次遭受西方列强的入侵,其间不计其数的文物被掠夺和毁损,大量珍贵文物流失海外。

所谓的文物“流失”,是指通过非法渠道偷盗走私到国外去的那些文物。中国的文物“流失”,当然不包括那些历年国与国之间正常的文化交流所馈赠的礼物,也不包括昔日许多欧洲国家大量进口的中国瓷器。

我国的文物是怎样流失海外的

我国古代文物大规模的流失海外,应上溯至鸦片战争时期。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他们先洗劫、后焚烧了“万圆之圆”的圆明园。圆明园是满清五位皇帝——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的皇家大乐园,历经了150余年的建造和修缮,集明清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也包含了许多西洋建筑艺术样式,成为大清帝国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名的大型宫殿式御园。圆明园园内50多处殿堂内陈设了难以计数的紫檀家具,国内外珍奇宝贝,有锦缎、毡毯、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漆器、牙雕、玛瑙、水晶、琥珀、木雕玉器、宝石、书画、钟表、历代典籍等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清王朝收藏的历代稀世珍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与抢夺。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抢走大量文物,已无法计算其数量。 法国文豪雨果曾经说过:“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地方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相媲美。”圆明园遭洗劫后,大量旷世瑰宝流落海外,其中最集中的流散地就是大英博物馆和法国枫丹白露,美国、日本、西欧各国博物馆也收藏有大量的圆明园珍贵文物。目前大英博物馆所藏中国历代珍稀之品多达3万余件,其中有中国古代卷轴画的稀世珍品——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在英国伦敦另一座著名博物馆—维多利亚与阿尔巴特博物馆内收藏的圆明园艺术作品也为数不少; 法国枫丹白露宫中国馆是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王后欧也妮建立的,兴建的原因就是为了存放抢自中国圆明园的文物。目前,这里收藏的中国历代名画、金银首饰、瓷器、香炉、编钟、宝石和金银器也有3万多件。 现在的国外文物市场,还经常可以看见一些中国皇家用的器具,比如官窑,这些皇家御用的东西相当一部分就是当时从圆明园里抢出来的。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联军纵兵三日为所欲为,古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浩劫,无论是皇宫禁苑还是居民宅院、商家店铺都未能幸免。紫禁城遭洗劫后,宫内收藏损失过半,贵重物品被劫掠一空;“三海”—南海、中海、北海被劫后,收藏所剩无几;皇家行宫颐和园内陈设的珍宝几乎劫掠殆尽,包括《四库全书》、《永乐大典》在内的无数宫廷所藏珍贵文物和古籍遭列强国洗劫。经过这次浩劫,北京“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珠宝奇珍,扫地遂尽”,所失“已数十万不止”我国因此到底丢了多少文物,现在已经无法统计。当时,那些侵略者因为掠夺东西太多,带不回国,在回国之前便在北京摆开了临时拍卖场,拍卖自己的赃物。大多数的珍宝作为“战利品”带回国,一些士兵则把另一部分文物卖给了私人收藏家和喜好中国艺术品的人。

二十世纪20年代左右,一些外国探险家以科学考察的名义来到中国,这些来华的外国探险队员精通人文地理知识,对文物有很高的鉴赏力,因此,通过他们流失出去的文物,不仅数量大,而且质量高,掠回国去的中国文物也不计其数,导致了中国古代文物大规模的流失海外。据统计,1865至1932年间,俄、英、德、法、日、美瑞典等国探险家曾潜入我国西北地区多达66次。

1900年6月22日(光绪二十六年庚子5月20日),敦煌莫高窟十六窟甬道北壁后沉睡了几百年的藏经洞(现编号为第十七窟)被主持王道士无意中发现,一个震惊世界的宝库豁然洞开。

最早掠走敦煌遗书的是俄国人奥勃鲁切夫,1905年10月,仅以6包劣质石蜡为饵,就从王道士手中换得藏经洞珍贵写本两大包。

接着,是最著名的敦煌劫掠者---匈牙利裔英国人马克·奥利尔·斯坦因来到敦煌。他以四锭马蹄银(约200两银子),盗走精美的佛经和绢画上千件,共29箱,动用了一个浩大的马车队。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来到敦煌,又以500银子,从王道士手中换取了570多个名贵手卷。斯坦因因其特殊的“贡献”,被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授予爵士称号并在世界考古界大获殊荣。他掠走的中国文物一部分收藏在大英博物馆,一部分在大英图书馆,一部分在印度事务部图书馆。

斯坦因之后是法国人伯希和。伯希和是一位年轻的汉学家,精通汉语,在敦煌,他翻阅了整整三个星期,以500两银子的代价,将藏经洞中的精华悉数盗走,计6000余卷,包括一些画卷,现主要收藏在法国国立图书馆。

瑞典人斯文赫定和斯坦因在中国西域也有发掘活动,拿走了一大批珍宝,包括已经失传的西域文字、珍贵的简牍;德国人格林威德尔和勒科克在新疆调查发掘,窃取了克孜尔和柏孜克里克石窟的大量壁画;日本人桔瑞超从敦煌石窟骗取了一批写本文书等等,导致中国古代文物大规模的流失海外。

一些外国文物贩子勾结国内古董奸商、军阀,里应外合、偷盗或骗或低价买走文物,导致大量的中国文物流失。二十世纪30年代,日本人在太原天龙山石窟野蛮盗走300佛首,并指使中国古董商买通当地军阀,把龙门石窟的佛头敲下来运回了日本。在龙门石窟,凡是他们能够得着的地方,佛头都被偷走了。龙门石窟中著名的《帝后礼佛图》,是北魏时期的艺术珍宝,就是当时一个叫岳彬的文物贩子,找人买通军阀,把石雕砸下来,后运到了美国。现在,这块礼佛图收藏在美国宾州州立大学。

1922年,末代皇帝溥仪“监守自盗”,将1200余件书画精品盗运出宫,绝大部分已流失海外。

1928年,清东陵慈禧太后陵寝被军阀孙殿英野蛮的盗掘,墓中所藏被洗劫一空,绝大部分因购买军火被变卖而散失。

甲午战争以后,日本从中国掠夺书籍300万册,重要文物15245件。安阳小屯出土的甲骨,流失海外的有26700片之多,其中仅日本就达12443片。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其占领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盗掘,大量文物被劫走。期间,美国人利用中国社会动荡之机对中国文物大肆收购。

150多年来,无数文物包括大量国宝级文物流失海外,而流失文物到底有多少恐怕永远是个谜。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全球防止非法贩运文化财产报告》指出:全球47个国家的218个博物馆中,中国文物就有163万件,且均是文物中的精品。散落在世界各地民间的中国珍贵文物应是博物馆中的中国文物的十倍。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中国珍贵文物的流失数量高达几百万件,达到国家一、二级文物标准的就超过100万件。海外流失文物数量之大、档次之高,让人们惊愕又深感痛惜不已。

中国的文物走私

文物走私导致了中国文物的大量流失海外。文物走私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一度告别了文物外流的历史。然而,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在暴利的刺激下,国内外不法分子相互勾结,掀起了一波波盗窃、走私文物的狂潮。近20年来,仅从香港走私出境的文物就多得不可想象。中国每年走私离境的文物不计其数,而中国香港则成为文物走私的中转站。上世纪80年代以后,香港凭借来自大陆的大量走私文物,而成为世界第三大文物艺术品中心。走私的背后就是盗掘古墓之风盛行,中国盗掘古墓之风一度曾达到疯狂的程度。有报道说:仅西安市郊以当地农民就将约1000座古墓盗掘一空;1986年河南农民非法挖掘了公元前1—4世纪的古墓500座;1990年2至11月间一个团伙就盗掘了46座古墓。“中国大陆及香港的海关时常截获文物,无法统计到底从中国大陆走私出境多少文物,但从文物市场上出现的文物看,这一数量无疑是十分惊人的。”

中国流失文物价值几何

文物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物化,其价值无法估量。中国文物具有极独特的价值和崇高的声誉。2005年7 月12日在英国伦敦佳士得艺术品拍卖会上,中国元代青花大罐“鬼谷下山”以1568.8万英镑拍卖成交,创下了中国艺术品拍卖价格的新高。

2002年在北京中贸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秋拍中,故宫博物院以2999万元购得散落海外多年的文物精品——宋代米芾手书《研山铭》。有人以之推算:假定中国流失海外文物为200万件,花钱购回一件平均用1500万元左右,那么200万件则需要30万亿元人民币之多。2005年中国GDP应为15万亿人民币,那么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的价值则相当于2005年中国GDP的两倍。

据不完全统计,在47个国家的200多个博物馆中,中国文物不下百万件。仅就绘画而言,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所藏中国绘画最多,大英博物馆所藏的中国绘画最精,顾恺之《女史箴图》的最早摹本就在此处。

1900年,八国列强洗劫了包括《四库全书》,《永乐大典》在内的宫廷收藏的无数珍贵文物和古籍。据不完全统计,安阳小屯出土的近20万片甲骨,流失海外的就有26700片,遍及日、美、英等12国。其中日本最多,达12443片。1911年辛亥革命后,内忧外患,各地盗掘成风,文物精品如潮水般涌出国门。1922年贪图奢华的末代皇帝溥仪“监守自盗”,将6大箱共计1200余件书画精品绝大部分流失海外。这就是近代史上著名的“宫廷书画散佚案“。1928年,清东陵乾隆和慈禧太后陵寝被军阀孙殿英率部野蛮盗掘,墓中所聚国之瑰宝被洗劫一空,绝大部分因被孙殿英用于购买军火而散佚异域他乡,损失浩大,至今无法估计。

敦煌拥有的宝藏无以计数。而今敦煌遗书在中国国内仅存20000件,藏于英国大英图书馆东方写本部13700件;藏于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6000件;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亚洲民族研究所12000件;藏于英国印度事物部图书馆近2000件;此外,日本、美国、瑞典、奥地利、韩国也均有敦煌文物收藏,数字无从估量。

光绪元宝,此币铸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初,为纪念慈禧七十寿辰而铸。张炯伯在《广东省造银币》一文中写道:“惟本品因未纪年,殊难遽断,然观其图案,谐作福寿,环绕双龙,幕无英文,意含颂祝,大异常制。由此以推,成为纪念币之一种,专铸以祝慈禧太后七旬万寿者也。”?

光绪年间铸造了一系列银币,但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寿字双龙库平重七钱二银币由于不便于流通使用,故铸额极其稀少,更显珍贵。广东“寿”字双龙银币制造精致,楷书文字书法极为端庄大气,间架结构平衡舒展,在龙洋里首屈一指,是家喻户晓的罕见银币珍品,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都值得期待。

本文来自作者[似子轩]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vsha.com/jvs/3845.html

(12)
似子轩的头像似子轩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似子轩的头像
    似子轩 2025年10月13日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似子轩”

  • 似子轩
    似子轩 2025年10月13日

    本文概览: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历史,虽历尽坎坷,然一脉相承,从未间断,创造出光辉灿烂的东方文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然而,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多次遭受西方列强的入侵...

  • 似子轩
    用户101304 2025年10月13日

    文章不错《中国有什么东西在外国-》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巨鲨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