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
2、高二、高三:文科: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理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3、高考时语文数学英语各占150分,文综300分,理综300分,目前分值分布是这样。目前大部分地区依然实行文理分科,三年内是否有变化不好说,但近年出台的高考改革措施较以往更多。
扩展资料
这两天,新的高考正在上海、浙江实施,紧随其后,北京、天津、山东、海南4个省份今年也要启动高考综合改革。高考恢复40年来,每一次举行都牵动着政府、社会和公众的心,有关高考改革的每一项信息,均备受各界关注。
我们常说的高考,其实是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的简称,包括考试、招生录取两个主要环节。由于既关乎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也很大程度上影响广大青年学生的人生轨迹,高考改革就成为中央深改组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还被十八届三中全会列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国务院专门出台了改革的实施意见。高考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指挥棒,其改革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高考改革的价值追求是什么?简言之,就是科学与公平,犹如车之双轮和鸟之双翼。近年来,高考在这两个方面的改革一直没有停步。
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考试环节,当然,招生录取方面也有科学因素。对高考和高校招生而言,分数是公平的依据,但是,唯分数又是不科学的。
所以,为了打破一次考试定终身的局限性,回应社会的呼吁与关切,我们尝试保送生、自主招生、特长生等改革,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诸多相关措施,尽可能地“堵住”各种作弊行为,在此方面仍需要继续着力。
这两天上海、浙江两地考生“迎战”的新高考,采用主科必考、其他科目根据兴趣与志愿进行选考,录取时还要参考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被称为“两依据一参考”,同时,外语有两次考试机会,以考生的高分为准。
这一改革在科学性方面进行了新探索,可谓迈出一大步。两地不再有多年来的理科生、文科生之分,在尊重学生兴趣、特长方面有明显进步。
综合素质评价体现了学生考试分数之外的素质,“既看分又看人”,引导考生注重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如何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客观性和透明度?是需要在实施中攻克的难点。
通过推进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分类招考,提升了高考的科学性。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类型,高等职业院校并非低层次的高等教育。
高职院校招生突出“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完善职业适应性测试和职业技能测试办法,分类考试录取正逐步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渠道。
公平主要体现在招生录取环节,当然,考试环节也有公平因素。目前,我国31个省(区、市)均已形成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并推动中高考改革相互协调与衔接。
同时,国家持续坚持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倾斜,提高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规模和比例。今年继续实施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教育部主要负责人表示,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
在中央财政支持下,高校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定向培养免费本科医学生。同时,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政策也在改革、完善之中。
高考的公平性不仅仅在政策层面,还体现在细微处。这两天,山西省临汾市红丝带学校的16名毕业生,在该校设立的标准化考场进行高考,这是我国首次为艾滋病感染者设立独立的高考考场。各地近年来为残疾人平等参加高考提供合理的便利。
世间万物变动不居,高考的科学性、公平性也是动态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和不断深化,城乡、区域、各阶层之间等对高考的公平表达了更高的期待。怎么办?遵循取各方最大公约数的思维,相信高考改革会在科学与公平的双轮驱动下,蹄疾步稳地继续前行。
参考资料:人民网?人民日报凭栏处:科学与公平,双轮驱动高考改革
高考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每个人都希望在高考中取得不错的成绩,那么高考究竟该如何复习呢?其他的方法如下:
1、回归课本。都说高考难,但其实高考的试卷百分之八十是简单题,只有百分之二十是难题。虽然高考的题都是平时没见过的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大部分的知识都来源于课本以及课本上的课后习题,所以说课本很重要,一定要把课本吃透,要将书上的每个知识都牢记在心,要将课本熟悉到提到一个知识点便立马知道这个知识点来自于课本的哪一面的程度。尤其是对于生物这门学科,生物考试中大部分的知识来源书本上我们并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因此生物书上的每个知识点都要记要背,任何一个细小的知识点都不可以放过,因为任何一个知识点都可能成为考点。就比如说2017年的全国卷1中考到了“台盼蓝”这个知识点,台盼蓝是一种细胞染色剂,能够检验细胞是否存在活性。但是当时考试结束之后大多数同学都不知道这是什么,只有极少数的同学知道。其实关于这个知识点在生物书的课后习题中有提到,但是很多同学都没有注意到这个知识点。所以对于生物,记背是很好的一个方法。
2、紧跟老师的节奏。进入高三以后,许多同学都会形成一个误区,总觉得老师讲的知识点太简单了,自己什么都会,所以上课的时候基本上不听讲,只按照自己的复习步骤来。这是一个错误的复习方法,凡是能够带高三的老师,那他们一定是身经百战,阅历丰富的老师,否则的话,他们也不能够带好高三。老师的经验很丰富,他们已经带过很多届毕业生,对于高考哪些知识点会考到,哪些地方需要注意都是了如执掌。所以,不管老师讲的怎么样,一定要紧跟老师的脚步。
3、不可盲目的刷题。在高三,题海战术是行不通的,并不是每一个题我们都要做,我们可以有选择性的做题,同时做题也要讲究方法和技巧。对于自己已经熟透了的题型,知识点就没必要过多地再做题,因为已经对这类题型很熟悉了,看一眼便知道答案。对于很熟练的知识点不管再做多少遍都无法再将自身的能力得到提高,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也毫无意义,要知道高三的时间是很宝贵的。而且长期这样下去只会是会做的题依然会做,不会做的题依然动不了手。所以,应该对于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或对于自己不会做的题型多训练,多次进行反复摸索、训练之后,不仅能力可以得到提升,而且从前不会做的题如今能够秒杀。同时,高考中的题目大部分都是基础题,所以平时在训练的时候应该以基础题为准,对于偏题怪题应该选择性的做。
4、学会总结。进入高三以后,你会发现很多知识会反复考,反复出现,如果不进行总结的话,那么一个知识点考了一次你不知道,考了很多次之后你依然不知道 。所以总结是必不可少的,要知道好记忆不如烂笔头,不会总结的人是很难拿高分的。
5、合理安排时间。进入高三,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要知道高三的时间是非常紧张的,尤其是当门口的倒计时牌开始一天的一天的数着日子的时候,你会发现一眨眼高考就来临了。所以分配时间是很重要的,浪费一分钟的时间就会比别人少做一个题,浪费几天的时间就会多一个竞争对手。当自己觉得精神抖擞,神清气爽的时候,可以选择攻克一些难度较高的知识点和题目;当自己觉得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进行攻克。在合理安排时间的同时,也要提高学习效率,在劳累,疲倦的时候选择休息,此时大脑运转较慢,学习效率低。如果继续坚持学习的话,那就是学又没学到,睡也没睡好,得不偿失。
6、收集错题,编写错题集。进入高三,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的生活在正常不过了,面对这么多的试卷,临考之前不可能有很多时间可以每一张试卷仔细整理,重做一遍。这个时候,错题集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在考试之前,将错题重新做一遍,重新思考一遍,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同时对于考试的试卷一定要认真仔细的进行分析,找出自己的易错点以及不懂的知识点进行仔细的分析琢磨,这样做每张卷子才会变得有价值。
7、认真对待作业、练习。在平时的考试以及做题的过程当中,都要将它当做高考来对待,同时碰到不同的地方一定要及时进行标注并及时问老师或者同学,不要等到问题越积越多的时候才开始问,学习是一环连着一环的,一个知识不懂可能会牵扯到其他的知识,所以复习时要多问,多想,多练。
文/南方锈才(ID:ilovexiucai),努力生活,小心追梦。专注整合营销传播、组织健康与个人成长。
本文来自作者[家佳妮]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vsha.com/jvs/4394.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家佳妮”
本文概览:1、高一: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2、高二、高三:文科: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理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3、高考时语文数学英语各占15...
文章不错《高中学习的科目都有什么》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