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器形若按大类分:有碗、杯、盘、壶、罐、盆、瓶、炉、盒、匝、枕、洗、尊等。
1、碗一般用途是盛装食物,碗作为人们日常必需的饮食器皿,碗的起源不可考证,不过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泥质陶制的碗,其形状与当今无多大区别,即口大底小,碗口宽而碗底窄。
2、盘子盛菜时,夹起菜来比较方便,散热也比较好。在西方,是常用的餐具之一,除了盆子之外,西方人就用它来盛食物,因此,盘子对西方人来说十分重要。
3、壶通常用来盛茶、酒等液体,像壶的形状或出水状态的东西。
4、罐盛东西用的大口器皿,多为陶瓷制品。
5、盆通常为圆形,口大底小,比盘深。
6、瓶,盛酒或供陈设用器。唐代越窑青釉瓶、邢窑白釉、工艺精细、釉色纯正。宋代南北各地瓷窑大量烧制青、白、黑、青白、白地黑花、白地褐花、三彩和黑地铁锈花等装饰的瓶。造型有玉壶春瓶、梅瓶、筋瓶、净瓶、卷口瓶、盘口瓶、
直径瓶、穿带瓶、弦纹瓶、瓜棱瓶、橄榄瓶、胆式瓶、葫芦瓶、双鱼瓶、多管瓶、蟠龙瓶、贯耳瓶等。元代的八方瓶、四系扁瓶为独创之作,明代有天球瓶、葫芦扁瓶、宝月瓶、象耳折方瓶、鹅颈瓶、蒜头瓶,清代有棒槌瓶、柳叶瓶、凤尾瓶、灯笼瓶、
象腿瓶,双陆瓶,转心瓶,转颈瓶等形式各异的品种。
7、炉,取暖、做饭或冶炼用的设备,种类很多,普通用煤火发热,有用煤气、电力的。
8、盒,底盖相合的盛东西的器物。
9、尊,今作樽,是商周时代中国的一种大中型盛酒器。青铜器,尊的形制圈足,圆腹或方腹,长颈,敞口,口径较大。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时期,春秋后期已经少见。较著名的有四羊方尊。
商周至战国时期,还有另外一类形制特殊的盛酒器—彝。彝通常呈鸟兽状,有羊、虎、象、豕、牛、马、鸟、雁、凤等形象。《周礼·春官·司尊彝》:“春祠夏禴,裸用鸡彝鸟彝......追享朝享,裸用虎彝蜼彝。”彝纹饰华丽,在背部或头部有尊盖。
陶瓷在中国的发展史上曾起过什么样的作用?青铜器语文化有着怎样的关系?
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陶瓷业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有着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英文中的"china"既有中国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早在欧洲人掌握瓷器制造技术一千多年前,汉族就已经制造出很精美的陶瓷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陶器的国家之一,而中国瓷器因其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而备受世人的推崇。
陶瓷业的发展本质上来说首先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而后奴隶制的发展促使了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和各种手工业的发展,而陶瓷就在此时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装饰和器皿。总之我国陶瓷业的发展与私有制的产生和阶级的萌芽,以及奴隶制的出现都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近百年来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陶瓷品种。它们不再使用或很少使用粘土、长石、石英等传统陶瓷原料,而是使用其他特殊原料,甚至扩大到非硅酸盐,非氧化物的范围,并且出现了许多新的工艺。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文献已将“Ceramic”一词理解为各种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的通称。因此陶瓷的含义实际上已远远超越过去狭窄的传统观念了。
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可以说,汉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汉族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
历史陶瓷烧制的地方
早在欧洲掌握制瓷技术之前一千多年,中国已能制造出相当精美的瓷器。从我国陶瓷发展史来看,一般是把“陶瓷”这个名词一分为二,为陶和瓷两大类。中国传统陶瓷的发展,经历过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种类繁杂,工艺特殊,所以,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分类除考虑技术上的硬性指标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历来传统的习惯分类方法,结合古今科技认识上的变化,才能更为有效地得出归类结论。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的陶技术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能够制造出非常精美的"彩陶".因而,这个时期的文化,被称之为"彩陶文化".
到了商代,陶瓷工艺分灰陶,白陶,釉陶等多种.这时期由于烧陶技术的提高,利用还原焰烧成,陶胎较硬,经久耐用.其中白陶是商代陶工艺中的一种特殊产品,这是用高岭土作成.釉陶的釉色也是中国瓷器的萌芽
春秋战国的陶瓷,比西周时期更为发展,已出现官方经营和私家生产.到了汉代,陶瓷工艺有了进一步提高,并有所创新,各类陶瓷已取代了一部分铜器和漆器的地位.说明了我国至汉代已完成了从制陶发展为制瓷的过渡,成为世界上首创瓷器的国家
唐代的瓷器主要有青瓷,白瓷,花瓷和唐三彩几类.唐三彩是这一期时出现的一朵奇异的陶瓷之花,因为它经常用黄,绿.褐等色釉,在器皿上构成花朵,斑点或几何纹等各种色彩斑斓的色釉装饰,所以称为三彩,这是一种底温铅釉的彩釉陶器.
宋代,陶瓷是工艺美术中最为杰出的一个品种,是我国古代作瓷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故称宋代是"瓷器的时期"简称"宋瓷".当是比较著名的还有五大窑:河南的钧窑,官窑,汝窑和河北的定窑,浙江的哥窑.真宗景德年间,在江西所制进贡瓷器,底书"景德年作"四字,这就是后来居上,驰名中外的景德镇瓷器.在当时已是对外贸易的主要货物之一,远销到日本,高丽,南洋诸国,印度以及阿拉伯,叙利亚,埃及与欧洲诸国
明代是紫砂壶创作的极盛时期,江苏宜兴的紫砂壶很出名
清代陶瓷,继承明代的传统,以景德镇为烧作中心,清瓷的瓷色白而泛青,产生更为和谐的艺术效果,成为清代瓷器的主要品种.
近年以来,我国陶瓷的生产技术正在飞跃发展,科学技术的应用已根本改变了以前全靠手工操作的落后面貌,使瓷质洁白度和光洁度大大提高,花色品种不断增加.
本文来自作者[墨轩轩]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vsha.com/jvs/530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墨轩轩”
本文概览:瓷器器形若按大类分:有碗、杯、盘、壶、罐、盆、瓶、炉、盒、匝、枕、洗、尊等。1、碗一般用途是盛装食物,碗作为人们日常必需的饮食器皿,碗的起源不可考证,不过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泥质...
文章不错《古代陶瓷的主要种类和用途有哪些》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