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舱返回地球需要9个多小时左右。
成功返回地球,是需要分为多个步骤的,并不是直接就可以返回地球了。根据了解得知,从神舟十三号飞船与太空站核心舱分离,到最终返回地面,太空三人组回家之旅经历390多公里,需要9个多小时。
返回舱返回地球的过程
快速返回需要满足比较苛刻的参数条件。正是因为空间站的存在,能够提前对飞船的状态进行设定调整,神舟十三号才具备了快速返回的能力。
绕飞结束后,神舟十三号返回舱正式进入历时48分钟左右的“生死时速”:在降轨之前,神舟十三号首先完成了轨道舱和返回舱的分离。随后发动机开机,飞船逐步下降高度,并在进入大气层之前完成推进舱分离,返回舱进入返回轨道。
飞船返回舱下降到距地面100公里左右即进入大气层,会与空气产生剧烈摩擦,底部温度上升到上千摄氏度,四周被火焰包围,同时舱内会出现震动噪声过载的现象。
在距离地面80公里时,返回舱还会进入“黑障区”,在4-6分钟内暂时与地面失去联系。
最后,在距地面10公里左右的高度,返回舱依次打开引导伞、减速伞和主伞,并抛掉防热大底。在距地面1米左右时,返回舱底部4台反推发动机点火,下降速度降到2米/秒左右,最终安全着陆。
神舟飞船返回舱抛掉铠甲是为了让被它包裹着的着陆反推发动机露出来。
位于返回舱底部,保护航天员的“铠甲”——防热大底。返回舱继续下降到10公里高度,这时空气已经足够稠密,第三步关键动作来了——开伞。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开伞的过程是三级开伞,一个拉一个,引导伞、减速伞,最后是主伞。1200平方米的主伞打开后,返回舱下降速度降低到每秒7—8米。
到了大约6公里高度时,返回舱还要把防热大底抛掉。防热大底好比返回舱的铠甲,它的主要作用是隔热,之所以现在要抛掉,是为了让被它包裹着的着陆反推发动机露出来。最后第四步着陆。距离地面1米左右时,四个着陆反推发动机会同时点火,返回舱进一步减速,最终以每秒2米左右的速度安全着陆。
神舟飞船返回舱返回的关键技术
在轨舱段分离。在轨舱段分离是整个返回过程中的第一步。为了让飞船能够快速且稳定地进入大气层,在轨舱段分离需要在精确的时间和速度内完成。同时,在轨舱段分离后,神舟十五号的组合体质量得到了显著减轻,这也使得神舟十五号更加适合进行后续进入大气层的加速和制动。
推返分离。推进舱和返回舱的分离,是返回过程中最具技术难度的环节之一,同时也是整个飞船安全着陆的必要步骤。为了实现推返分离的安全与稳定,神舟十五号采用了新型的分离方式,称为“有源推返分离”。推返分离过程中的抗噪能力、抗细节损伤能力也比传统的被动推力分离方案更加高效可控。
火焰包围。进入大气层也是返回流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进入大气层后,神舟十五号将面临着极高的温度和离子化气体的冲击。这时,神舟十五号的背面表面将受到前所未有的高温炙烤,并释放出的巨大热量,所以,在神舟十五号返回过程中,“隔热涂层”是绝对不能缺少的。这种涂层能够让神舟十五号在高温,高速情况下进行缓慢降落。
本文来自作者[依童小仙女]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vsha.com/jvs/5566.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依童小仙女”
本文概览:返回舱返回地球需要9个多小时左右。成功返回地球,是需要分为多个步骤的,并不是直接就可以返回地球了。根据了解得知,从神舟十三号飞船与太空站核心舱分离,到最终返回地面,太空三人组回...
文章不错《神舟飞船返回舱要多久才能返回地面》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