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人文情怀等方面。

一、人文底蕴。

1、物质变动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狭义历史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要对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知识,要了解,要爱护。

2、关于历史,我们要忆苦思甜。历史分类包含,上古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近代的历史名人及故事。

3、关于中国历史、中国古代历史、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主题网站。包括历史知识、历史、电子图书、茶文化、酒文化、论坛等,传承中国华夏浩瀚五千年文明中国古代历史的华夏历史网。

二、科学精神。

1、科学精神,是指科学实现其社会文化职能的重要形式。科学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自然科学发展所形成的优良传统、认知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

2、它集中表现在主张科学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科学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和认识发展的动力;重视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作为科学认识的一种方法。

3、倡导科学无国界,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不承认终极真理。主张科学的自由探索,在真理面前一律平等,对不同意见采取宽容态度,不迷信权威。

三、人文情怀。

1、人文情怀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2、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3、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

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在很多教师的眼里,素养每个学生都必须拥有的,所以核心素养应该是素养体系重要部分。以下是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欢迎大家阅读。

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是什么1

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知识

核心能力

核心品质

核心素养意蕴:

从知识教育走向能力教育、素养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共同趋势。素养与知识、能力究竟有何联系和区别?知识、能力、素养三者都是人所具有的,同时也是可以转化的,知识、能力可以转化为素养,素养也可以生发出知识和能力,这就是三者相互联系的一面。素养不同于知识、能力。这种不同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就结构而言,知识在人的外层,能力在人的中层,素养在人的内层。也就是说,素养跟人的关系最紧密。知识、能力一般只停留在人的认识领域和范围,而素养还进入人的.情意、精神,乃至于血液、神经,它和人的整个生命融为一体,变成人的天性、习惯、气质、性格,所以它会在一切场合、一切活动中自然流露、表现出来,这是素养最本质的特点。

就成分而言,素养具有综合性、包容性。一般而言,能力包含知识,而素养包含知识和能力,但值得强调的是,不是所有的知识和能力都能转化为素养,只有当知识由公共知识真正转化为个体知识、能力,由只在特殊情境表现出来的能力转化为具有广泛的迁移性的能力时,知识和能力才会成为人的一种素养。反过来说,最有价值的知识和能力就是可以转化为人的素养的知识和能力。

就内容而言,素养具有广泛性。素养包括和涵盖除了知识、能力之外的其他非常广泛的东西,是人的整体生命气象。这其中,有的跟知识、能力关系密切,甚至互为基础互相转化,有的只有间接的关系,有的甚至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但是,它们也是素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照样不可缺少。从这个角度讲,只停留于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总之,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指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并影响、决定学生一生发展的素质,在中小学阶段必须倾其全力培养。它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

值得强调的是,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关键期的特点,错过了关键期,很难弥补!中小学就是人的诸多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学校教育一定要有关键期的意识,错过了这个阶段就晚了。

从学校教育来说,一方面我们要从学校整体教育的高度来界定和确认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及其内涵,另一方面也要从具体学科的角度来研制和确立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及其内涵。两者要保持有机联系和衔接,既要把普适性的核心素养落实到具体的学科素养当中,也要把学科素养提炼到一般素养中去。

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是什么2

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社会参与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5、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6、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是什么3

科核心素养基本内容

1、 语文:语言结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品质、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

2、 数学: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运算能力、直观想象、数据分析。

3、 英语: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

4、 物理:物理观念与应用、科学探究与交流、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态度与责任。

5、 化学:宏微结合、分类表征、变化守恒、模型认知、实验探究、绿色应用。

6、 生物: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7、思 想政治: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制意识、公共参与。

8、 历史: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9、 地理:地图技能、信息技术、国际理解、全球意识;人地协调观念、可持续发展。

10、 体育: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

11、 音乐: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

12、 美术: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

13、 信息技术: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14、 通用技术: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图样表达、物化能力。

本文来自作者[孤春]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vsha.com/jvs/6023.html

(3)
孤春的头像孤春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孤春的头像
    孤春 2025年10月23日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孤春”

  • 孤春
    孤春 2025年10月23日

    本文概览: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人文情怀等方面。一、人文底蕴。1、物质变动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狭义历史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要对对中...

  • 孤春
    用户102310 2025年10月23日

    文章不错《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哪些方面》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巨鲨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