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一)
地点:小一班活动室、操场
对象:谢子诺等
目的:了解幼儿的兴趣点
情景描述:
最近这段时间天气不好,经常从一早开始就飘着蒙蒙细雨。为了避免让孩子们感冒,我们决定取消每一天的户外活动,代之以在走廊散步一会儿。这天上午的活动结束了,快吃午饭的自由活动时间里,有的小朋友在一齐交谈,有的在相互嬉戏,只有谢子诺站在靠近走廊的窗户边,透过玻璃窗向外凝神张望了好久,老师叫她也好像没听到。我顺着她的目光看去,那边是操场的大型户外玩具――孩子们最喜欢爬上爬下的城堡。
下午幼儿要离园了,送小朋友去坐车时,我发此刻谢子诺的奶奶在操场上拖着谢子诺往前走,谢子诺一声不吭,一脸的倔犟,最后拗但是奶奶,老大不情愿地走了。谢子诺的奶奶看到我,无奈地笑着说:她硬要在那里玩要回去呢。
分析:谢子诺也属于我们班典型的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一齐生活,老人家开了间小店,白天在店里忙生意,谢子诺经常也只能和爷爷奶奶一齐在店里玩,较少到外面去玩。自然,幼儿园的大型户外玩具是吸引她来上幼儿园的诱-惑。从孩子的种种表现来看,她十分渴望和别的孩子一样有充分的自由玩耍时间,而不是和老人家在一齐被约束天性。
措施:透过和谢子诺说悄悄话,我了解到她十分想玩幼儿园户外的大型玩具。我和孩子们约法三章,定下了几条玩城堡的“守则”,让孩子们明白有规则才能更快乐地玩。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思考到幼儿人数较多,最后分组由老师带领去玩户外的大型玩具。和谢子诺的奶奶沟通,让她理解孩子的想法,推荐她趁生意不太忙的周末带孩子来幼儿园玩户外玩具。
反思:玩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在游戏中成长。没有游戏的童年是残缺的。个性是小班的孩子,注意力容易涣散,空洞的群众教学活动往往很难吸引孩子的眼光,个性是在操作材料匮乏的状况下,儿童自然表现出的“不合作”尤甚。顺应自然的天性,让幼儿在生命内在驱力的召唤下自由活动,充分运动其肢体,激发其思维,能让幼儿更好地发展。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二)
观察时间:6月
观察对象:全班幼儿
观察内容:
晨间活动时,孩子们又向往日一样三三两两的进行自己喜爱的活动。等到大部分孩子都来了后,我说:"小朋友,我们准备走圈圈了"。同时,录音机里放了运动员进行曲的音乐。只见孩子们很快的到了走线的开始处。我走在了前面,一开始,还听到了后面有孩子们推挤或说话的声音,很快,就很有序的跟在了后面形成了一个圈,我们手拉手,围着圆圈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时而左跑,时而右跑,时而向中集中,时而变回圆圈。孩子们开心极了。接着,我们进行谈话活动,今天我们的题目是开心的事。我先说了起来,接着让孩子们挨着坐的顺序起来说,观察了今天分享愉快经验后,我让孩子们互相找朋友拥抱,但有个要求,多找几次,多和同伴们拥抱,而且还要说:"我喜欢你"。孩子们很快的与同伴拥抱起来,一开始,有的小朋友还很小声的说,但很快的就大方起来。许多孩子在拥抱同伴的同时也主动与我拥抱,连平时经常挨批评的唐一还一次又一次的主动过来与我拥抱,一次又一次的在我耳边轻轻说:"杨老师,我喜欢你"。这是些多么可爱的孩子呀!
观察反思:
作为老师,我们要乐于观察孩子,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要老是以一种老眼光看待孩子的表现。在每一天,我都看到孩子们给我的惊喜,他们每天都在成长,都在进步。
在今天的活动中,每一个说的孩子都那么认真,主动的说,没有往时的吵闹,每一个听的孩子也都那么专注,就连平时老是喜欢抢玩的唐一都学着尊重同伴,虽然想玩,但还是默默的站在后面看着等待,这难道不值得我为他的表现鼓掌喝彩么!这给了孩子们一个表达爱的机会,向同伴、向老师表达自己的爱。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三)
观察地点:班级教室
今天天气十分不好,下着大雨,不能像平时一样到户外活动了。课后孩子们去喝水,上厕所。就是李明聪一个人没有去,他一个人在走廊不知道做什么,一直往栏杆外面望去。我走过去,他好像被我惊吓到了一样,一直对我说:“老师我再也不敢了!”我奇怪了,问他是不是做了什么坏事啦,他又不肯说。我往楼下望了望,这一看不得了了,下面有几个书包躺在地上,雨水哗啦啦的往上面流。我赶紧跑到楼下把书包捡起来,由于跑的太匆忙,雨伞没记得拿淋了一身湿。看到今天发生的事情我想到了上个礼拜发生的一个未解之谜。想想现在应该可以解释上个礼拜发生的事情了。
上个礼拜三下午,我让孩子们去拿书包准备回家时,李宣达的书包不见了。奇怪了,早上书包还在呢,下午就不见了呢?我们几个老师到处都没找到,后来还是李宣达的妈妈在楼下找到了他的书包。正好那天也下着大雨,书包拿回来以后里面的书本衣服都湿透了,多方打听都没得到答案。今天又来一个仍书包事件,我们问李明聪,为什么要把别的小朋友的书包扔下楼?刚开始时他一句话都不肯说,后来在我们老师的耐心引导下,他终于开口了,因为小朋友都不肯跟他玩,他不开心。他觉得扔书包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上个礼拜李宣达的书包也是他扔,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他们俩闹矛盾了。
面对他这种情况我们老师采取了以下措施来帮助他
措施:
1、提高幼儿的认识。我在幼儿园经常与他单独谈话,让他明白什么是对的是么是错的,一个好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并抓住有利时机,积极鼓励他做一些事情,并适时地表扬他。
2、与家长取得共识,对幼儿的教育要靠家庭、社会的支持幼儿才能健康地成长,我经常与他的妈妈交换意见,让他们了解幼儿在学校的情况,并请他们积极配合老师,在家中也要多多引导幼儿,让他知道什么事情是对的,什么事情是不对的,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加强他这些方面的培养,有什么不明白或不开心的事情可以跟老师说,不要通过这种偏激的行为来得到快乐或是发泄不满。
3、通过与幼儿交谈、鼓励、讲道理等方法,在家园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李明聪知道自己错了,还主动提出要跟老师说对不起,他明白自己错了,当天晚上还在妈妈的帮助下打电话跟老师说他知道错了,下次一定改正,要做个好孩子,好学生。看到这样子的他,我们老师都很开心,期待他更好的表现!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范例5篇
很多时候作为幼儿教师需要对幼儿进行观察,面对一些调皮的孩子打架知道怎么观察吗?接下来我搜集了小班调皮孩子观察记录,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篇一:小班调皮孩子观察记录背景资料
明明(化名),男,五岁。由于父母整天忙于生意,明明平时少有人管,常常一个人独自玩耍。在幼儿园里行为习惯很差,是全园有名的“调皮大王”。因此,老师建议他在小班再读一年。就这样,这个“调皮大王”就留到了我班上。
入园实录
记得他第一天刚进班那会儿就让你有点招架不住。在短暂的来园十分钟内,明明机灵得如泥鳅般穿梭于教室的各个角落,似乎对什么都不陌生,就像在家,里一样无拘无束。看着他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我真是无可奈何。
也许是对这一特殊孩子特别关注的缘故,每天,明明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视线范围内:做操时,他会以小便为由偷偷地溜回教室玩一会儿玩具;户外活动时,他会趁你不注意爬到滑梯上转一圈再下来;午睡时,他会像小乌龟一样把脖子伸得老长老长;上课时,他会钻到桌子底下和你“捉迷藏”……他的自由散漫、调皮捣乱已经到了无人能及的地步。可是,既然明明已经成了班上的一分子,总不能让他一直自由下去吧,我该怎么办呢?很庆幸,后来的自主性游戏活动让我找到了帮助明明的办法。
案例:卖菜喽
又到了自主游戏时问了,孩子们像往常一样投入到游戏活动中。明明也不例外,选择了他喜欢玩的“菜场”游戏,当起了“营业员”。游戏一开始,他就忙活起来,将各种蔬菜摆放出来,还细心地整理着篮子中的蔬菜。准备工作完毕后,他便开始叫卖:“快来买呀,我的蔬菜又多又新鲜,好好吃呀。”他响亮的叫卖声吸引了好多“顾客”前来购买。
“你好!请问你要买什么?”明明主动地向顾客问好。
“我要买萝卜。”
“哦,萝卜很好吃的,吃了还不咳嗽呢。你要买几个呀?”
“两个。”
“好,马上给你。”明明说完,麻利地拿过两个萝卜放到了“顾客”的小篮子中,还微笑着对“顾客”说:“欢迎你下次再来。”
分析与思考
别看明明平时吵吵闹闹,在游戏中却完全变了一个人。他不仅语言表达能力强,而且善于与同伴交往。那热情的招呼,那熟练的动作,让站在一旁的我很是感动。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他总是与调皮捣乱联系在一起呢?细细分析,这与他好动、自控能力差有关,而以前总是要求他安静地做一些他不喜欢、不感兴趣的事情,难怪他要捣乱呢。看来,只有找到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他才会充分地表现出出色的一面。我想,要让明明尽快地融人到集体中,感受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分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佳办法就是让孩子在最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学会自我控制,学会正确地与同伴交往,让孩子在“虚拟的小社会”里渐渐地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作为教师,看着孩子能走出“无助的阴影”,享受童年的欢乐,真有一种无可比拟的成就感。通过对明明半年来的观察、记录和思考,我的最大感触是,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富有个性的个体,我们不能要求他们整齐划一地发展。其实,每个孩子的独特行为背后都有其特殊的原因,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了解,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最大限度地给予宽容、理解和支持,孩子就会朝着你期待的方向发展。
篇二:小班调皮孩子观察记录观察背景:
李雨蕊是外村的孩子,是个长的很伶俐的小女孩。开学第一天,她就在活动室里和几个早入园的小男孩跑过来跑过去,忙的不亦乐乎。她话很多,而且会说普通话,这是刚入园的农村孩子很少见的。她自理能力较好,但是我发现她不太会和其他的小朋友交往, 经常发生状况。
观察实录一:
上午,小朋友们都在玩滑梯,宇晨在叫我:“老师,你看。”我一看,原来是浩景坐在滑梯上不起来,李雨蕊用手打浩景的脸。我连忙说:“雨蕊,不能打小朋友。”帅哲在一边说:“打人不是好孩子。”雨蕊用她小小的有神的眼睛白了帅哲一眼,指着浩景对我说:“他不走。”我对浩景说:“浩景,滑下来快起来,不能在这儿挡住小朋友滑滑梯。”浩景起来又去玩了,我对雨蕊说:“雨蕊,小朋友们都是你的朋友,你不能打他们,知道么?”雨蕊点点头。
观察实录二:
孩子们在高高兴兴地玩着自己喜欢的玩具,雨蕊手里的玩具多的都快放不下了 ,有车、水枪,好几个。哲涵推着一辆汽车过来了,车上装满了水果。雨蕊扔了自己手里的玩具去抢哲涵的汽车,哲涵不肯,两个孩子在拉扯不放。我过去拉过雨蕊说:“雨蕊,不能抢小朋友的玩具。你想玩就要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不能抢。你要玩就和哲涵一起玩吧。”
观察实录三:
几个孩子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枪在做游戏,你指着我,我指着你,开开心心的大声说笑着。李雨蕊突然跑来了,用她手里的.枪对着那几个小朋友左右开弓使劲抡,小朋友们都在躲着她。我急忙喊:“李雨蕊,不能这样玩,会碰到小朋友的。”可她就像没听见一样,依然我行我素。我过去拉住她的手,她才停下来,她看着我,是一副笑嘻嘻的模样。
实施措施及效果:
我找雨蕊她的妈妈了解了情况。她妈妈说雨蕊虽然是女孩,可是她性格活泼开朗,也很调皮,喜欢交朋友,和男孩子差不多。但是她性格太强,不太会和别的孩子交往,经常和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比如:她会推倒和她玩的孩子,有时打别的小朋友 ,和别的孩子抢东西等等,并且从不吃亏,所以很多不喜欢和她一起玩。她说也经常批评孩子,可是效果不大。但是她说雨蕊很喜欢看动画片,尤其是猫和老鼠
我利用她的这一特点,在吃点和休息时间,播放有关小老鼠杰瑞帮助好朋友的故事,再讲给她和所有的孩子听。讲完我都会提醒雨蕊要学习故事里面好孩子的行为,教她怎样和小朋友友好相处。 下午的时候,雨蕊变得安静了很多。希望我做的这些会影响孩子幼小、稚嫩的心灵,能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孩子在一点点的转变。 。
对于这些刚入园的小班的孩子来说,他们对什么都很好奇,控制能力还很差。刚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家里来到幼儿园,有时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这都是很正常的,就需要我们老师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教师要对症下药,及时帮助孩子,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优秀小班区角观察记录三篇
#亲子教育# 导语认真观察、分析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能够帮助教师认识幼儿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等信息,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引导策略,帮助幼儿解决问题、提升经验、获得进步。 整理了《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范例5篇》,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范例 篇一
观察事件:
吃午饭时,小朋友表现得有些不安、急燥,说话声音由小声到大声,我提醒小朋友:进餐要安静。小朋友稍微收敛了一点,可过不了几分钟,又开始了,并且越来越大声。我只好拿扣分来压他们(孩子十分注重他们的评比分数):“小朋友注意了,再这样大声说话,教师可要扣分了!”这招还真灵,小朋友一下子安静下来。饭后,我告诉小朋友要在语言区看书,可仅有几个乖巧的女孩子遵守规则,其他小朋友都跑到建构区里玩了。有几个调皮的小朋友还趁我不注意,竟追闹起来了。
观察分析:
原先十分有序的班级,为什么会变得这样不安和急燥呢我想起在办公室时,听到其他班级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这是因为什么我想起当我带领小朋友去排练时,孩子们都表现的很累:“哎呀!又要排练呀!”还不止一次地问我:“教师,我们什么时候到大型玩具里玩呀”显然,是因为排练“六一”节目,把孩子的学习生活常规打乱了,所以才变得那么不安和焦急。另外,因为排练“六一”的时间比较紧张,所以教师也会相对着急,所以可能也会变得比较急燥,孩子也就跟着急燥了。
措施:
1、在排练同时,也要强调常规,不能因为排练紧张而忽略了常规训练。
2、重安排好排练的时间。在排练的同时,也要注意孩子的正常教学,不要因为排练而打乱了孩子的生活学习常规。
3、跟班上的两位教师沟通协商,注意调节自我的情绪,不能跟随孩子急燥。
效果:
班级常规有所好转,孩子的情绪也慢慢变得平和起来,但还有些急燥,需要长时间调节和培养。
“六一”组织、规范、清洁、整顿、自律如:平时到音乐厅排练,有好几个小朋友经常不排队,独自跑到音乐厅,也带动了其他小朋友。所以,必须要让所有的小朋友排好队伍后,才能出发到音乐厅或者其他地方。
2.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范例 篇二
观察实录:区域活动中,天天选择了阅读区,拿起了一本《XX》向我走来,说:“教师,我想你陪我看这本书。”我说:“好的。”我们一齐坐到了阅读区,我请天天把绘本翻开:“你看到了什么”天天说:“这是一条小蛇,它肚子饿了,小蛇吃了一只苹果,变成了苹果蛇。”
分析:
《XX》这一绘本已经是班里孩子最熟悉的绘本了,并且百看不厌。天天也比较喜欢这一绘本,好几次都拉着我陪她一齐阅读。今日又选择了这一绘本,她对绘本的资料已经比较熟悉了,基本都能说出绘本资料。可是天天的依靠性比较强,还是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进行阅读。
措施: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自主阅读是有必须困难的,需要在教师的陪同下进行阅读,但如果是资料简单,又是幼儿十分熟悉的绘本,能够尝试让幼儿自主阅读。所以在天天跟我讲完《XX》这个绘本故事时,我及时的给予了表扬。并把天天的好朋友XX请来了,邀请XX也来听一听天天讲得故事。有了表扬之后,天天信心十足,很乐意的讲起了故事。这回又得到了好朋友的赞美,天天更加大胆了。相信经过多次练习之后天天的阅读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
3.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范例 篇三
图书区是我最近观察的重点区域,在这么久的时间内,我看到幼儿在区域中不断的进步,我也在不断的解决区域中各种存在的问题。现在基本上能安安静静的坐在凳子上看书,并能一人一本书,看完后把书送回家后再去拿另一本。在进入阅读区时,我让幼儿自主选择是否要来阅读区来,一次只能限制六个人,如果还有人想来就到下次活动中再来,这样幼儿就不会争着都想来的情况。
在阅读前,我都会交代阅读的规则,“轻轻拿,轻轻翻,认真看”,还有就是一定要安安静静的看书,不撕书,看完把书送回家,要按书的页码顺序翻阅。在我指导幼儿时,我都是温柔抚摸,轻声言语,深情眼神的,充分调动幼儿看,听,说的能力,让幼儿能展开自己的想象,说出自己的想法。现在幼儿都能基本上看懂一些读本,绘本的故事情节了,语言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
现在我们实行下午区域活动,让幼儿能尽情地玩,在玩中学,学中玩。我们这周主要关注的是阅读区,多培养幼儿爱读书,爱看书,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一次开展这样的活动,有些不知所措,但开始借鉴了一些同事的意见,掌握了基本的区域活动流程,充分来发挥区域活动在教学中的作用。但从我实行中来看,根本达不到我们所要求的程度,值得让我反思一下接下来怎么来进行以后的活动。
一开始我在网上查到了很多的关于阅读区怎么开展的资料,有些比较实用,但有些不太实际,不适合我本班的实际情况,只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进入区角时,我把整个教室里的区角都向幼儿介绍完整,方便幼儿以后选择区域。在进入区域时,我还特意教幼儿每个区域中有些要注意的事项。但实际我在操作的时候,幼儿根本不听你的,自己想去哪玩就去哪玩,教室里一团糟,乱哄哄的。从初次开展活动后,我会记录了一些不可预知的情况,考虑了幼儿小班的年龄特征和本班情况方便下次的活动更好地开展。
4.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范例 篇四
背景分析:
这段时间,我班正开始《XX》主题探索活动,孩子们对动物表现出很亲近的感情,也喜欢自己扮演其中的角色。
幼儿行为实录:
音乐活动《XX》开始了,老师扮演了兔妈妈,幼儿扮演兔宝宝戴上了胸饰,老师开始让大家听一段音乐,音乐刚出来,孩子们有的说:小白兔跳出来玩,有的说:它去拔萝卜去,还有的说:它去超市买好吃的。老师看到孩子们情绪十分高涨,又提了问题:那你们听听后面的音乐,小兔又在干什么呢?孩子们一下十分安静,侧着耳朵听着,有的先说了:“小兔休息一下。”还有的说:“小兔在吃东西了。”只有子瑜说:“可能碰到大灰狼了,它躲起来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猜着,最后老师做了一个表扬他的动作,大家应和着他的意见……可是等狼来捉小兔时,大家都变成花、草、树、石头等,等狼过来问:你是谁呀?没有一个说是小兔,子瑜说:“狼是食肉动物,它不喜欢吃草的。”看来孩子们还能区分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呢!
教师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生成了有关食物链的问题,也热衷于讨论食草和食肉动物的话题,在与孩子们一起开展生成式主题活动的历程中,我时时为小班孩子的创造潜能而惊讶和感动;在和孩子们互动的过程中,我从中学到了许多活生生的知识,这些活动使我的教学实践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小班孩子,他们也可以是生成活动的主人。虽然,小班孩子的生成活动不如中班、大班的那样能产生较多、较好的成果,它只是在平平淡淡的真实生活中自然地沉淀着、积累着。但实践让我明白:教育并非演戏,取之于生活而又用至于生活的经验才是最珍贵的,真正符合幼儿需要,有利于每个孩子提高和发展的活动才是成功的。
改进措施:
1、在事先的准备上,创设更贴近小班孩子生活经验的情境,容易激发孩子表达的XX。
2、教师还要多给孩子表达的机会,重视个别在集体中表现。
5.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范例 篇五
班上的孩子有不少,第一天刚接触还感觉新鲜,第二天孩子们比较调皮,到了第三天有点被孩子们的好动好玩给折腾得够累。平时上课之外,也会有课余活动。有些小朋友在玩耍中磕磕碰碰,就会哭闹。这时候我也得安抚孩子情绪,小朋友摔倒了我一般是鼓励他自己站起来。这样有助于帮助孩子减少对大人的依赖。第四天上课,孩子们对于我这个新来的老师还是很热情,上课时会认真的叫我老师好,看着孩子们的笑脸,我也是感觉到了满足。中午午睡哄孩子们睡觉也是一个难事,有些孩子比较兴奋,怎么也不能安静的睡下来。因此我还得耐心的给孩子讲故事,让孩子们能入睡。当幼师也不容易呢。
一晃时间到了周五,时间过得很快。经过这一个星期的相处,我发现这些学生很可爱,而且也很聪明。在上画画课,钢琴课的时候,尽管还不是很规矩的听你在讲课,不过孩子们还是非常可爱。一些孩子比较腼腆,也有些孩子很活泼大胆,一堂课下来我是即开心又折腾。周六家长也是要把孩子寄托在学校,而我也还是得上班。今天周末,一个大班的幼师前辈在家长群里,发了信息,总结这一周来孩子们的情况。有些家长对孩子非常的担忧,也有些家长鼓励老师们放心让孩子到处自己折腾,不用怕磕着。家长的教育也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星期天是我们休息时间,今天迎来新的一周。今天有教小朋友们学习简单的英语单词。重心是放在单词的学习和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上,英语如何学习才好玩等等,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很重要。人们常说从娃娃抓起,其实就是这么一个道理,培养兴趣才会对学习有帮助。一些小朋友捣蛋起来简直就是恶魔,在上课时不乖总想着出去玩。今天在教小朋友们学习儿童舞蹈时就是这样,不配合也不认真。看到不听话的小孩子也不能说打,还是得表现得亲切的样子教育小朋友。课堂上,我与孩子们一边学习舞蹈,一边讲故事来提高孩子的兴趣,同时也是培养我和大家之间的感情,效果挺好。
#亲子教育# 导语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它方式作不同的划分。那么,作为幼教该如何写小班区角观察记录?下面 为您提供了优秀小班区角观察记录三篇,供您参考。
篇一
观察记录:
最近,班里的自然角多了好多孩子们的小伙伴,小金鱼。每天活动区、吃完水果后、离园前大家都会兴高采烈地去看看它们。
“你们看,这是我带来的小鱼。”“这条是我带来的。”总是能听见孩子们议论的话语。一天活动区时,紫惠和焱灏又来欣赏小鱼。“焱灏你看我的小鱼漂亮吗?”紫惠指着自己的鱼缸说。“我觉得挺好看的,你看我这条小鱼漂亮吗?”这时,我悄悄地蹲下说:“你们俩的小鱼都很漂亮,你们觉得小鱼的什么地方长得好看?”“我的小鱼是大眼睛,尾巴是细细的。”焱灏指着给我们看。“那你的呢紫惠?”“我的小鱼眼睛是小小的,尾巴像小花一样有好几瓣儿。”“真的是呀,”我开心地说。“那你们看看它们哪还长得不一样?”“老师我知道,我的小鱼是灰色的,她的小鱼是橘色的。”
分析:
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出现教师从自己的经验、兴趣出发选择内容,造成教师费了力,幼儿不感兴趣的现象。小班幼儿活动范围知识、经验相对中大班幼儿要窄和贫乏,但他们对自己身边有趣的内容最有好奇心,所以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去发现,将发生在身边有趣的内容化成有趣的科学探索活动。孩子带来小鱼后都很感兴趣,没事儿的时候都会去看一看,然后会和同伴说“这是我带的漂亮的小鱼。”
小班幼儿普遍喜欢用“漂亮”来形容自己喜欢的事物,其实当他们在说我的小鱼眼睛、尾巴好看的话语的时候其实就是再描述小鱼的外部特征,为了可以帮助幼儿更清楚地观察到小鱼的外部特征,老师就应该适宜的介入,引导幼儿观察,让他们大胆表述。
特点明显、颜色鲜明、动态的事物更吸引幼儿的眼球,在幼儿喜欢小鱼的基础上,老师就可以更好的引导进行细致的观察,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措施:
1、引导幼儿按照从头——身体——尾巴的顺序进行观察,并鼓励幼儿大胆表述。
2、幼儿观察时,老师要适宜的介入,不要打扰,学会倾听。
3、帮助幼儿进行整理,知道小鱼的不同部位的特点和颜色都叫做外形特征,让幼儿进行初步的感知与了解。
评语:
在我认真读着老师们的观察记录中,眼前仿佛浮现出孩子们天真的笑脸,都是一片充满着和谐的爱的场景。培养小班幼儿对身边各种环境、事物感兴趣,通过饲养小金鱼的活动非常适宜,让孩子们在饲养小动物过程中感到的关爱他们的情感。我们的目的并不是教学式的教给幼儿认识金鱼的眼睛、身体,情感教育更为重要,因此,我建议你在教育措施中体现的领域可以更广泛些,融入情感教育。
篇二
行为记录:
区域活动开始了,赞赞选择的是娃娃家,刚一到娃娃家,赞赞马上就开始挑。选食材,准备做一顿丰盛的早餐。赞赞拿这挑出来的水果蔬菜去找盛放饭菜的工具。挑选好食材和工具的赞赞和她的好朋友牛牛,拿着锅子和勺子十分投入地在煤气灶上烧着饭菜,不一会儿,就看见在锅子里装满了她们最喜爱吃的食物。
做完饭菜的赞赞又开始使用微波炉给他的饭菜加工,熟练的按下微波炉的按钮。很快,饭菜就都做好了,一盘盘鲜美的食物摆满了整个桌子,有菜、有汤还有主食面包。坐在小椅子上的赞赞,牛牛和馨元已经等不及了,已经开始用手中的餐具吃起了早餐。这个时候,负责照顾宝宝的馨然回来了,赞赞递给了馨然用餐工具,四个宝宝美美的享用他们辛劳的成果。
赞赞拿起一个鸡腿就开始大口的吃了起来。吃完饭后,赞赞和她的好朋友们一起收拾桌子,牛牛负责收拾饭菜,馨元负责收拾盘子和碗,赞赞负责收拾餐具。不一会儿他们就把桌子收拾的干干净净了。
行为分析:
1.3岁左右的幼儿发展特点是自我意识刚刚萌芽,思维处于直觉行动思维,注意力不稳定。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爱模仿的特点十分突出,模仿是这一时期儿童主要的学习方式,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习得良好的行为习惯。
2.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对角色游戏很感兴趣,而且很喜欢扮演其中的角色,特别喜欢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
3.游戏活动中,赞赞选择的是家中勤劳的妈妈,独自一人进行做饭的准备,从挑选蔬菜和水果到挑选做饭工具,在到做饭、摆放餐具和收拾桌子,都是现实生活中妈妈的影子。
4.其他三名带着角色身份的幼儿独自行动,各自管各自的事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才开始分工合作烧饭和菜、摆放餐具、吃饭和收拾桌子,可见幼儿的合作意识不强。
5.因此在初期的交流分享中,以教师示范,孩子模仿为主,促进和激发幼儿的简单合作意识。同时在摆放材料上需要考虑投放一些半成品,促进新的游戏情节发生,提高合作的频率。
采取措施:
1.娃娃家内环境创设温馨环境,“围裙”和“领带”两种简单的道具能够迅速地将小朋友带入游戏情境当中,找准自己的游戏角色。
2.老师适时介入,对游戏提出了明确的指令,以此推动游戏的进一步进行。
3.对娃娃家角色游戏的模拟展示,让孩子们能够在观看、讨论、尝试的过程中积累经验。
篇三
观察背景:
娃娃家是学前前儿童喜欢并善于模仿学习的角色游戏。2-3岁的托班孩子,在游戏表征上水平大都只是停留在摆弄玩具上,进入小班了,为了丰富游戏的情景,教师增加了角色的扮演(爸爸、妈妈、姐姐、宝宝等),孩子们对此非常的感兴趣。
行为实录:
俊俊和馨馨在娃娃家玩,只听见“哇”的一声,闻声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俊俊哭了,我走上前问“俊俊,你怎么啦?”、“她抢我的煤气灶。”俊俊指着馨馨说。“馨馨你为什么要和他抢东西呀?”、“他不把煤气灶给我烧菜呀!”、“你们今天在娃娃家里做什么”、“我当的妈妈,我当的爸爸”他们异口同声地告诉我。“那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家里要不要抢东西的呀?”他们两个直摇头,“对呀,爸爸妈妈是一家人,要相亲相爱,你们今天当的是爸爸妈妈,所以也要相互谦让,好吗?”他们俩听了以后使劲地点了点头。
反思:
进入小班集体生活才一个月,大多数幼儿刚刚开始接触角色游戏,所以对角色游戏很感兴趣,而且很喜欢扮演其中的角色,特别喜欢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但是一
旦他们真正玩游戏的时候又经常会忘记自己扮演的角色,特别是当幼儿之间出现共同争夺某一件他们共同喜欢的东西的时候,他们就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角色,于是就出现了“爸爸”和“妈妈”争夺东西的场面。
指导与调整:
在游戏中,我们经常会提醒幼儿,生活中爸爸和妈妈是怎样做的?宝宝又应该怎么做?宝宝可不可以碰煤气灶?爸爸、妈妈能不能抢东西?经过我们的多次提醒,幼儿间争抢的行为慢慢少了。
本文来自作者[埋愁海]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vsha.com/jvs/6197.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埋愁海”
本文概览: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一) 地点:小一班活动室、操场 对象:谢子诺等 目的:了解幼儿的兴趣点 情景描述: 最近这段时间天气不好,经常从一早开...
文章不错《精编版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三篇】》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