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欢调侃自己: “这辈子最怕没脚的和脚多的。” 作为“没脚”的代表,蛇类光是凭长相就能吓退胆小的人。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辽宁大连有这么一处特殊的 “蛇岛” ,1平方公里的岛上,生活着近2万条毒蛇,吸引大批猎奇观光的游客。
大连蛇岛位于旅顺口区西北部的渤海之中,是距海岸7公里外一处孤零零的小岛,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岛上生活着单一蛇种—— 黑眉蝮蛇 ,据工作人员估计有2万条左右。
光听名字就知道,黑眉蝮蛇属于剧毒蛇,被咬伤后处理不及时很容易致命。黑眉蝮蛇一般2年繁殖一次,一次能产1~8条小蛇,最大能长到1米多长,在蛇岛封闭的环境下,容易泛滥成灾。
黑眉蝮蛇的主要食物是岛上的鸟类,成千上万年的演化过程中,蛇岛形成了蛇吃鸟类,鸟类吃昆虫,昆虫吃植物,植物又靠鸟粪成长的独特生物链。
不光如此,为了能生存下来,黑眉蝮蛇进化出了一项强大的生存本领—— 扛饿。 一年内只需成功捕食一次,黑眉蝮蛇就能生存下来。若是为了繁衍后代做准备,则需要多捕食几次才行。
黑眉蝮蛇还有“异于常蛇”的一点, 它们不光要冬眠,还得夏眠, 只有春秋两季才会活动捕食,这亦是岛上食物匮乏导致的。
关于蛇岛的来源,当地还有一个神话故事。说是在远古时期,蛇岛上生活着一雄一雌两条大蛇,后来的蛇都是它们的后代。雄蛇听说游过大海就能一跃成龙,便带着部分后代踏上渡海之旅。谁知龙王得知后震怒,派一头绿龟率领虾兵蟹将把公蛇和它的后代全部斩杀。从此蛇岛上的蛇再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忍饥挨饿也只能活在小岛上。
当然了,这种故事自然是后人杜撰的。根据专家的推测,蛇岛是几千万年前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因地壳运动发生强地震,从辽东半岛上被剥离下的一小块,后来才慢慢演化成今天的蛇岛。
蛇岛上以蛇为尊,但它们也并不是没有生命危险,最大的敌人你可能想不到, 居然是作为猎物的鼠类! 一开始蛇岛上并没有老鼠,后来人类踏足蛇岛,有部分老鼠“偷渡”上岛,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存活下来。
岛上的老鼠名叫 褐家鼠 ,最大能长到20厘米,个头大脾气暴。它们不但吃草籽、树根,还学会去海边捕食海胆、小蟹,活得好不潇洒。
这种老鼠也是黑眉蝮蛇的食物,它们凭借毒液对付褐家鼠。但每到黑眉蝮蛇夏眠冬眠时,捕食者的关系就调换过来,褐家鼠若是撞见了冬眠的黑眉蝮蛇,亦会毫不留情地将其啃食。
因此岛上流传说 “蛇吃鼠半年,鼠吃蛇半年” ,虽然略有夸张,但却是真实存在的现象。
不论蛇和鼠如何争斗,人类才是此方世界的老大。对于蛇岛上的黑眉蝮蛇,我国是秉持着全力保护的态度。
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专家估计蛇岛上有5~10万条蛇,但1958年6月蛇岛发生了一场山火,无数蛇类被烧死烤干,数量一度跌落到不足万条。
与此同时,还有非法捕猎者被利益驱使,踏上蛇岛大肆捕杀,黑眉蝮蛇的生存境况十分堪忧。
1981年春,我国成立蛇岛自然保护区,派专人管理保护这些黑眉蝮蛇,它们才得以重新恢复到近2万条的数量。
工作人员为了保护这些黑眉蝮蛇,可谓是冒着生命危险。虽然黑眉蝮蛇很扛饿,但却不能不喝水。雨水多的年份很简单,岛上到处都是积水,干旱时这些蛇可危险了。
1989年大旱,工作人员开着船往岛上运淡水,在蛇岛上放了整整800个水盆,这才保住了黑眉蝮蛇的小命。
与此同时,上岛的工作人员个个都被凶猛的黑眉蝮蛇咬伤过,好在他们经验丰富处理得当,从一开始的害怕到最后已经习以为常。
如今的蛇岛离不开人的管理,科研工作者、生物学家、管理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和蛇就这么“相爱相杀”一路过来。
蛇岛还设立了博物馆,根据时节断断续续向游客开放过。在对外开放期间,只要请个有丰富经验的当地导游,游客们就可以亲自踏足蛇岛,去感受大自然狂野的魅力。
不过对于那些怕蛇的游客们而言,这里被称为“地狱”都不为过,胆小的人可千万别想着尝试了!
我国的岛屿数不胜数,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去观光 旅游 ,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更有鲜为人知的千年 历史 故事。不过今天我们跟大家介绍的这个岛屿,比较特殊,使游人能够产生毛孔悚然的感觉,它就是我国唯一一座只有蛇的岛屿,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西北角的渤海湾海面上,是我国著名的蛇岛,如今已经成为我国自然保护区。
位于大连的蛇岛不像其它岛屿面积广阔,它的占地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整个岛屿是由石英岩、石英砂岩等组成的。蛇岛的倾斜度是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势陡峭,灌木丛生,盘踞着近2万条毒蛇。与其它蛇岛最大的不同之处,大连的蛇岛拥有着大量的蝮蛇:黑眉蝮蛇,堪称为“蝮蛇王国”,让大连也因此成为世界上唯一只生存单一蝮蛇的海岛,这也是至今很少有人敢来到此岛 旅游 的原因。
1、蛇岛是怎么形成的呢?
有网友不禁会问道:“大连的蛇岛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从一开始就有这些毒蛇吗?”在很久以前,大连老铁山西边这个位置并不是一座岛,是与大连陆地连接的一座座小山峰。由于大连气候温和,冬不冷,夏不热,空气常年湿润,这些小山峰的植被茂盛,成为了动物王国。不仅有温顺食草的小动物,还有凶猛食肉的大型动物,在蓝天白云下,这些动物在这里悠闲自得的生活,不断繁衍后代。
可是好景不长,有一天土壤山崩地裂,发生剧烈造山运动后,一座座山峰的四周全部被大海包围,陡峭的悬崖让这里变成了一座海中“孤岛”,动物天堂王国也变成了地狱。虽然有些动物幸存了下来,但也依旧没有逃脱死亡的厄运,这座孤岛变成了一座没有硝烟的战场,地震过后,岛上没有淡水资源,而且这里植被越来越少,食草动物力不从心,忍饥挨饿的它们没有力气奔跑,源源不断成为肉食动物的捕捉对象。
在这种恶性循环下,食草动物几乎在这个小岛上灭绝,肉食凶猛动物开始互相残杀,在短短数月后,整座孤岛几乎所有动物销声匿迹,唯有一种生物幸存下来,它就是蝮蛇。
因为蝮蛇是一种耐力极强的的生物,所以在这次造山运动中,它并没有受到任何损伤。在动物之间相互残杀时,蝮蛇能够躲进岩洞里,避免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虽然有些蝮蛇因为长期没有食物出现了大量的死亡,但也有一些幸存了下来。当秋季候鸟经过这里,准备补充食物和能量之后才能继续飞越大海,没想到它们却成为了蝮蛇的 美食 ,让蝮蛇似乎看到了希望,因为有了候鸟,就意味着有了食物。这也让蝮蛇在陆地上拥有了捕食鸟的习性。
2、蛇岛被发现后历经多种磨难
那么这座蛇岛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呢?关于大连蛇岛的发现,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当时这座孤岛到了夜晚是漆黑一片,为了修建灯塔,给夜晚航行的船只指明方向,工作人员特意前来勘探选址,不曾料想,前去选址的几位负责人惊恐万分,刚到岛上,他们就发现有大量的毒蛇在肆意爬行,落荒而逃后,关于这座蛇岛的信息就此传开出来,成为了最著名的蛇岛。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蛇岛中有大量的蝮蛇消息传开后,日本侵略者对此产生了极大兴趣,在1931年日本军队登上蛇岛后,开始对蛇岛上的生态造成破坏,肆意捕杀蝮蛇,据史料记载,1937年,日本人上岛捕蛇7000余条运往中国台湾,将其制成蛇酒出售,从此以后,人类对蛇岛的破坏在源源不断进行着,直到蛇岛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了守岛人的出现,这里的生态环境才得到平衡发展。
3、蝮蛇是一种毒性强的动物
自然界中,每个物种的存在都有一定的道理,在适者生存的环境下,生物们不断繁衍生育,其中蝮蛇也不例外。蝮蛇在蛇岛中大量繁殖,它们又称为“土公蛇”体长60 70厘米,头略呈长三角形,背面灰褐色到褐色,体背有两纵行圆斑。因为爬行速度极快,还得名为“草上飞”。蝮蛇含有很强的毒性,据网络记载,它的1克蛇毒就可以毒死1000只兔子,只要0.1克的毒液就能让人死亡,蝮蛇是我国各地均有分布的数量最多的一种小型毒蛇。
4、蝮蛇活动有规律,繁殖速度快,生殖方式很特殊
我们都知道蛇是卵生动物,它和鸡一样靠的是温度孵化。蝮蛇在受精卵成熟后,会孕育胚胎,直到卵孵化出小蛇排出体外。蝮蛇为了适应孤岛的生存环境每胎产的小蛇相对较小,这些幼蛇出生后就会上树捕鸟了,同时也会吃些蜈蚣、鼠等。
如果说我们人类作息时间有规律,对于动物来说也亦是如此。蝮蛇活动极其有规律,在清晨之际,它们会陆陆续续爬到岩石上或者是树干上,等到快中午时再离开,下午三点左右再继续出洞捕食,太阳落山后它们会回到洞穴中。蝮蛇的活动就好像我们人类上下班一样,当然蝮蛇活动的频率也跟鸟类出现的高峰有关,鸟类出现的次数多,蝮蛇活动就会频繁。
大连蛇岛中的蝮蛇数量是最多的,也是闻名中外。在第五次普查中,工作人员初步统计蛇岛中的蝮蛇数量是“17569-19739条”。与前几年统计相比,工作人员蝮蛇每年的增长数量是在1000条左右。那么为何这座孤岛会如此之多的蝮蛇呢?
1、 蛇岛地理位置适合蝮蛇繁衍生存
与其他岛屿最大不同之处,大连蛇岛主要是由石英岩、石英砂岩等组成,这里的每个岩石层中都有很多大小不一的裂缝,这种裂缝我诶蝮蛇提供了良好的居住场所。有了稳定适宜的居住空间,蝮蛇便会在这里大量繁殖生存。
2、温带海洋气候,是候鸟迁移必经之地
由于孤岛位于大连渤海中,这里的气候是温带海洋气候,冬天不冷,夏天不热,空气湿润,很多植被生长茂盛,再加上这里是候鸟每年迁移的必经之路,有利于鸟类和植被生长,所以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中,蝮蛇的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多,孤岛成为蝮蛇繁育栖息天堂地带,成为岛中真正的霸主!
3、孤岛中没有天敌,让蝮蛇无所畏惧
在自然界中,所有的食物链都是环环相扣的,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天敌,不过让人惊奇的是在大连蛇岛中,这里没有蝮蛇的天敌(刺猬、蛇獴等等),由于岛中岩石土壤层疏松,特别利于蝮蛇打洞。蝮蛇躯体的颜色与树干十分相似,它们繁殖速度很快,小蛇出生之后就能独立生活,失去天敌后,更有利于蝮蛇繁衍,它们日益繁盛。
4、 适者生存,既可冬眠又能夏眠
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蝮蛇练了既能冬眠又能夏眠的本领,一年四季中它们只需要根据候鸟迁移的春秋季节捕食就可以。对于蝮蛇来说春季和秋季两个季节,是它们苏醒捕食的季节,这两个季节也是大量候鸟迁移的季节,在春秋之际美美饱餐后,夏季和冬季就可以直接进入睡眠状态。由于这种生长方式比较特殊,它们的成活率非常高,而且生命力越来越顽强,就算一年不吃任何东西也可以存活。
为何蛇岛只有蝮蛇之多,没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呢?
在前面,我们已经跟大家介绍了蛇岛是经历了造山运动后形成的,在很多动物相继灭亡后,蝮蛇是唯一的幸存者。在蛇类家族中,蝮蛇是最耐受的一种,堪称为"金刚战士",不管多么恶劣的环境,它们都能够适应!在这次造山运动后,蝮蛇的其它"兄弟姐妹"也都相继死亡,只有蝮蛇孤零零的活了下来,没有食物怎么办?蝮蛇选择了冬眠和夏眠,等待候鸟迁移时再苏醒,蝮蛇就是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大量繁育生存下来!它们就好像是"打不死的小强",越恶劣的环境,越能练就一身本领,"捕鸟"的技能就是在恶劣的环境中,练就出来的。
虽然蝮蛇的毒性很大,但是它们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这也是为何蝮蛇会屡遭人祸的原因!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蝮蛇性平,味甘,它的肉可以治疗癫痫、心腹痛、且可下气结等,它的胆味苦微甘;有行气祛痰,祛风去湿,清凉明目,养肝利胆之功效。对治疗咳嗽多痰、肝热目赤、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和痔疮有奇效。
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大连蛇岛成为自然保护区,对于生活在那里的蝮蛇和其他生物来说都是一件幸事。这样一座孤岛,因蝮蛇举世闻名,我们应引以为自豪。没有捕杀就没有伤害,我们经历了众多天灾人祸,应该从中吸取到教训了!
本文来自作者[卢世玉]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vsha.com/jvs/632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卢世玉”
本文概览:很多人都喜欢调侃自己: “这辈子最怕没脚的和脚多的。” 作为“没脚”的代表,蛇类光是凭长相就能吓退胆小的人。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辽宁大连有这么一处特殊的 “蛇...
文章不错《黑眉梢蛇》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