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4月4- 4月19日) 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刚好处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正是冷空气与暖空气交替之际,亦日渐趋暖。
清明时节天气一会阳光灿烂,一会阴雨绵绵, 养生 要注重 健脾利湿。
健脾利湿详解
健脾: 健脾,中医名词,指健运脾气的一种治法。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所致的脘腹胀满、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症。
利湿: 利湿,中医学术语。指用利水渗湿药使湿邪从小便排出的方法。适用于水湿壅盛所致的癃闭、淋浊、水肿等证。有淡渗利湿,温阳利湿,滋阴利湿,清湿利湿,清热利湿,温肾利水等法。也就是通利水道、渗泄水湿,利于体内的湿热下泄。
健脾利湿推荐食物:白扁豆、赤小豆、薏米、鲫鱼、苹果、橙子、木瓜、无花果、鲜枣等。
此外,随着春季阳气的升腾,肝阳容易亢盛;同时,清明祭祀祖先,人们容易出现情绪郁滞。因此清明时节 养生 还要注重 疏肝理气。
疏肝理气详解
疏肝理气: 即疏肝,疏散肝气郁结的治法。按中医五行而论,肝属木而性喜条达,主疏泄,为藏血之脏。若情志不遂,肝木失于条达,肝体失于柔和,以致肝气横逆、郁结,呈现种种病变。而疏肝理气具有疏理肝脏气机,恢复肝脏功能的作用。
肝气郁结表现: 两胁胀痛,胸闷不舒或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肠鸣腹痛;妇女可见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痛经等。
疏肝理气推荐食物:草莓、葡萄、莲藕、胡萝卜、茴香、陈皮、山楂、玫瑰花、麦冬、乌梅等。
这里烽哥再给大家推荐两款 养生 药膳:一道茶饮和一道鱼汤,大家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酌量食用~
清明疏肝饮
茶饮食材 绞股蓝5克,红枣3枚,枸杞5克,茉莉花茶适量
茶饮制作 将以上材料一起冲泡饮用。
茶饮功效 绞股蓝——益气健脾、清解肝热,可调节血糖、血压、血脂;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枸杞——养血柔肝;茉莉花茶——健脾化湿,理气疏肝,其香气醇厚,是春季饮茶之上品。四味合用,达到健脾疏肝的功效。
芫荽淮山鲫鱼汤
药膳食材 鲜鲫鱼一条,淮山30克,芫荽(香菜)、生姜、葱、精盐各适量。
药膳制作 将鲜鲫鱼刮去鳞、鳃,剖腹去内脏,洗净,将芫荽放入鱼腹中,然后和淮山一起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用大火烧开,放入生姜、葱、精盐,煮至汤浓味香即可。
药膳功效 芫荽又叫香菜,辛温香窜,辟一切不正之气,理气醒脾开胃;淮山健脾养胃和中;鲫鱼健脾利湿,和中开胃,还能活血通络。这道鱼汤,食材简单,但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清明时节自然界阳气升发, 养生 重点在养阳,所以除了饮食 养生 方面要注重健脾利湿、疏肝理气之外, 运动 养生 方面还要注重多“动”忌“静”。 不可宅在家里闭门不出,更不可长时间坐卧不起。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老人晨练不要太早,应在太阳升起后进行运动健身。
另外清明外出踏青,“动”宜适度,心脏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病人,千万不要逞强登山!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此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故名清明。清明分为三候:“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树开花,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田野中可以见到鹌鹑等喜阳的鸟类了,表示阳进阴退,然后是雨后可以见到彩虹了。
清明时节天气逐渐温和,《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写道:“寒气生浊,热气生清”。从立春到清明60天的时间,经历雨水、惊蛰、春分,大地渐暖,雨量增多,清气上升,此时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对人体亦然。下面参照《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我们来说一说清明时节的 养生 要点。
养生——清明养生" img_height="857" img_width="1200" data-src="//imgq8.q578.com/ef/0404/4b5a5d1c0cdd094a.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一、饮食 养生
清明节饮食上要多吃“柔肝”的食物,清明节天明气清,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此时人体内肝气最旺,因此应当多吃“柔肝”食物。此时 养生 重在疏肝养血柔筋,宜清补,讲求温润、清淡饮食,所以要多吃蔬菜水果。
1、吃四甘
清明时节雨纷纷,更增加了压抑的氛围,此时肝气不畅,更容易克制脾胃,尤其是先天脾胃不足者,不妨多吃些甘味食物来滋养脾胃,既利于阳气的升发,也有利于肝气的疏泄。
最值得推荐的就是山药、红薯、大枣和糯米四种甘味食物。
山药:山药味甘性平,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等多种功效,对肺虚久咳、脾虚泄泻、肾虚遗精、带下及尿频等病症都有一定治疗作用,我看到北京有的商场有销售山药做的糖葫芦,简直是春季 养生 的佳品。
红薯:红薯味甘性平,归脾、肾经,具有健脾益气、生津止咳、宽肠通便的作用,对于脾虚水肿、疮疡肿毒、肠燥便秘等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红薯可消除人体自由基,自由基是诱发多种疾病,例如心脏病、癌症、衰老、老年痴呆、帕金森病、动脉硬化等,踏青之后吃一颗烤红薯简直是美味啊。
大枣:大枣味甘性温,归心、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对脾虚食少、乏力便溏、体倦乏力、妇人脏躁均有治疗作用,尤其适合女性,可以用来煮粥或者是泡茶。
糯米:南方称为糯米,北方称为江米。糯米是温补强壮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收涩止汗的功效,可治疗消渴多尿、自汗,舒缓情绪,改善抑郁,提高睡眠质量,对脾胃失调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腹泻也有一定缓解作用,还可增强机体免疫力。
2、吃四菜
除了四种甘味食物之外,清明时节还很适合吃四种应季蔬菜,即韭菜、苦菊、菠菜、荠菜。
韭菜 :俗话说“正月葱,二月韭”,韭菜春天质量最好,味道最美,营养价值最高。韭菜性温补肾,利于升发阳气,延缓衰老,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润肠通便,帮助排出机体毒素。男性要多食韭菜,俗话说“女不离藕,男不离韭”,杜甫写下了“雨夜剪春韭,新炊间黄粱”的名句。
苦菊 :清明节气思念亲人,气氛压抑,容易心火旺、肝火旺,好多人一到清明前后就开始出现头晕、目赤、口疮、牙疼、长痘等症状,这都是上火引起的。而苦菊恰能清热祛火,抗菌消炎、解热明目,对上述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菠菜:菠菜可养肝平肝,补血滋阴,补气调中,止渴润肠,对高血压、糖尿病、头痛失眠、贫血、便秘、消化不良、跌打损伤、衄血便血、便秘等都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注意:菠菜烹饪时最好先放开水中焯一下。
荠菜 :荠菜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平肝健脾、凉血止血的功效。主治湿热痢疾、尿少水肿、淋证尿浊、吐血衄血、便血、月经过多、目赤肿痛等。荠菜药食兼用,营养丰富,有“农历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之说,荠菜也被称为“菜中甘草”。荠菜含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粗纤维、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含钙量特多,每100克荠菜含420毫克钙,并含有少量脂肪和烟酸,具有促进消化、降压、抗凝等作用。
3、风俗饮食
清明时节,南方有吃青团、北方有吃蛋的习俗。青团是用艾草捣烂挤出汁,同糯米粉制作而成,是江南用来祭祖的常用食品。而北方有清明节吃蛋的习俗,特别是山东境内,在清明节煮鸡蛋、鸭蛋、鹅蛋,寓意清明吃蛋,一整年都身体 健康 。鲁北地区还保留了南北朝时“斗鸡子”的习俗,儿童在这天以煮热的鸡蛋互顶,谁的鸡蛋不破,谁就赢了,并获得一定奖品。
养生——清明养生" img_height="1200" img_width="848" data-src="//imgq8.q578.com/ef/0404/e273b56f681d5f45.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4、饮食禁忌
除了上述四甘四菜和风俗类饮食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饮食上的禁忌:注意不要暴饮暴食,不吃羊肉、狗肉、鹌鹑、海鱼、虾、螃蟹等酸性食物;少吃咸菜、酱菜、咸笋干、咸肉等过咸食物;忌食海鱼、海虾、牛羊肉、肌肉等“发物”,以防旧病复发;肥胖者还要限制热量的摄入,少吃甜食。
二、起居 养生
春季要早睡早起,喜欢熬夜的年轻人要调整作息时间,辰时(早晨7:00至9:00)一定要起床,因为辰时足阳明胃经当令,要早起活动一下,呼吸新鲜空气,舒展身体,促进体内的阳气升发。若长期懒床,阳气内郁而不发,郁久化火,上扰心肺和脑,可引起人头晕头痛、口干口苦、咽干、心烦、视物不清等症状。爱吃肉的年轻人,郁火更重,还容易引起痤疮、面部暗沉、近视加重。同时,建议睡好子午觉,即中午11:00-13:00睡一会儿午觉,晚上23:00-01:00子时前保证入睡,这样有利于肝气升发,以防春困。
清明前后气温仍然多变,忽冷忽热,尤其是素体脾虚湿寒重的患者,在外出的时候仍然要注意保暖,继续“春捂”,重点捂的部位是颈部、腰腹部和小腿。颈部受风寒容易造成颈肩部不适、感冒、头晕头痛等诸多不适,不要过早穿低领露肩的上衣;腰腹部受风寒容易造成腹痛腹泻、腰酸腿软、下肢疼痛、麻木等不适,所以不要过早穿露腰漏脐装;小腿受风寒容易造成关节炎、腹痛腹泻、妇科疾病等,中医素有“寒多脚下生”的说法,所以不要过早穿短裤、短袜和单薄的裙装。
清明时节还要防寒湿侵体,清明时节雨水增多,加上春寒未消,容易导致人体寒湿过重,尤其是脾虚的人,因为脾主运化,脾虚了,水湿运化失司,就会出现食欲变差、身体浊重、体重增加、舌苔白厚、大便粘腻等表现。所以,此时建议食用温胃健脾祛湿的食物,还可以用陈皮、白术等煎水代茶饮,有很好的健脾除湿的作用。
三、运动 养生
清明时节,春意盎然,外出踏青,有利于疏解肝气,促进阳气升发,从林田野中空气清新,饱含负氧离子,经常呼吸,可以使人心肺受益,精神大振,有消除疲劳、防止春困等作用。但需注意:1、老年人晨练不宜太早,应在太阳初升后开始,而且活动要适度。2、清明容易伴随阴雨天气,外出踏青或者扫墓,注意携带雨具,增加衣物,防止受寒及雨淋,预防感冒。3、晴天外出又易于出汗,也要及时更换衣物,保持温暖干燥,防止湿气侵体,还要注意防蛇防虫。
四、情志 养生
清明时节乍暖还寒,天气忽冷忽热,阴晴不定,再加上清明祭扫容易使人情绪低落、悲伤抑郁,免疫力下降,此时心脑血管、肝病、皮肤过敏患者明显增多,同样也成为抑郁、焦虑等精神疾患的高发期。因此,大家要保持心情舒畅、心胸开阔、身心和谐,不要被不良情绪困扰,可以用艾草煎水泡脚,可以起到疏散风寒、燥湿止痒、镇静安神、舒筋活血的功效。
下面教大家搓手 养生 法,搓手是非常好的养血保肝法。
方法:1、两手伸直,手心相对,上下对搓,搓至手心发热,爱美人士可以搓手后用双手心敷面;2、双虎口相对抓握,大鱼际相对,对搓大鱼际,搓至大鱼际和掌根发热;3、手掌对手背,手指伸开,左手包右手或者右手包左手对搓,搓至手背发热。每个动作可搓至百下。
搓手 养生 法可于每日晨起和中午各做一次,是春季 养生 保肝,升发阳气的好方法。
作用:1、俗话说“十指连心”,手上经脉丰富,有三阴三阳经,经常揉搓可以疏通经脉,改善循环,保护脏腑。手上还有好多很关键的穴位被刺激到,比如刺激劳宫穴,能够清心和胃,安神助眠,还可以消除面疮,起到美容的作用;刺激合谷穴,可以提神醒脑、解除疲劳、活血止痛;刺激少府穴,可以清心泻火,安神助眠,活血消斑。2、搓手可以益智,防止老年痴呆;3、搓手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促进代谢,进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养生——清明养生" img_height="907" img_width="1024" data-src="//imgq8.q578.com/ef/0404/d3e05e5dabb6b9e8.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发布说明:2022年清明节放假时间是2022.4.3到2022.4.5,故本文提前两天发布,祝大家幸福安康!
本文来自作者[安南]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vsha.com/jvs/7238.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安南”
本文概览:清明 (4月4- 4月19日) 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刚好处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正是冷空气与暖空气交替之际,亦日渐趋暖。 清明时节天气一会阳光灿烂,一会阴雨绵绵, 养生...
文章不错《清明时节|宜健脾化湿、疏肝理气》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