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雷锋如果怎么怎么样叫应该怎么怎么样

很多吧,我自身参加了很多的志愿者活动,有帮助山区孩子募捐的善行100的活动、省图志愿者活动、马拉松志愿者等。对于善行一百这个活动是我印象最深的活动,善行一百是与中国慈善基金联合组织的活动,目的是为山区的孩子募捐学习用品,这个活动是每年都有参加的活动,因为志愿者劝募的过程时十分辛苦的,很多人并不相信你是学生志愿者,怀疑你是一个骗子,我认为这也是正常的,毕竟募捐一百也不是小数目,我曾经遇到一位打扮特别好看的中年妇女,她直接给了我二十块钱并对我说:孩子回去好好上学,别在出来骗人。然后对我进行一系列的教育。其实,这位阿姨也是心底很善良,只是对我们的公益目的存在质疑。在劝募的过程中志愿者都是一整天都在外面,很少有休息的时间,他们花大量的课外时间在外面劝募,一天下来真的很累,不过每个人都是很开心的,因为我们劝募得到的募款都可以帮助到每一个孩子。现在由于我自己的学习任务很重,并不能参与到活动中去,但是我每次都会关注他们的微博查看他们的动态,也会时时关注校园广播,关注这个活动,虽然活动中的很多面孔都换了,但是活动仍然在进行中。这个活动在全国各个高校都有站点,还是国家支持的一个活动。最后,我希望能看到这个活动的人们,即使不能募捐,但是也不要怀疑别人的动机,给予她们一个善意的微笑,让他们在心灵的深处能感受到社会的正能量。

帮助别人的一百个理由

五月十二日,那天中午,也许有个老人刚过完自己寿辰纪念,享受着晚年安宁的幸福;也许有一对年轻人刚得到父母的默许,开始了幸福的憧憬;也许有个学生刚在梦里畅游,幻想着自己在振翅飞翔;也许有个婴儿刚挣脱母亲的怀抱,体验着生命的新奇与喜悦……然而,几分钟后,百年难遇的大灾对一切都进行了终结。生与死,在俄顷之间进行了转换,曾经的繁衍生息的乐土瞬间变成百里坟场。什么恩怨情仇,什么功名利禄,全部随着废墟埋葬,成千上万鲜活的生命顿成故乡上空游走的冤魂。

人间的惨痛之事莫过于此!听着那废墟下一声声呼号,看着那瓦砾堆里挣扎的躯体,谁能忍得住心里的热泪?中国,何其不幸也!然而,我们又是多么欣慰:国家总理在一小时后即赶到了现场,那苍苍的白发,嘶哑的嗓音,单薄的身影,让我第一次想到了那几乎被活活累死的共和国第一任总理。第一次发现我们的政府这样亲民、恤民,何其幸也!三军将士动用了所有可能的设施装备,日夜奋战在抗灾现场,几乎不眠不休地为着每一点生的希望而努力。第一次发现我们的子弟兵是如此地可爱而可依靠,何其幸也!还没等到政府的号召命令,一个个献血点、募捐点前便排起了长队,他们中有节衣缩食的民工兄弟,有曾经锱铢必较的小商贩,甚至有为了生活而整日跪坐在街头的行乞者。我们的同胞如此坚强而团结同心,真是中国大幸也!

但是,遗憾的是,仍然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我们看到了姚明一再表示还会继续捐款,看到了王宝强的捐款说明,看到了刘德华先是被贬后遭狂赞,看到了买红妹为孙楠的专门辩护。就在这两天,我还不断地收到一些短信,从QQ上看到一些转帖,都是所谓的“国际铁公鸡”排名。好端端的本是最显人间温情的捐款活动,被逼变成了一场攀比赛。

我很疑惑,难道捐1个亿就是无私的爱心体现,捐助一块钱的就不值一提,甚至应该被批判吗?莫非善行也有大小甚至正负之分?还是我们那历史悠久的劫富济贫的思想在作怪?当别人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我们除了以感恩的心向别人道谢以外,难道还有第二种选择吗?难道我们从不担心,因为我们对别人的慈善之心的挑三拣四,会让一些善行知难而退,最终失去善的热情?慈善活动一旦渗进了功利或势利的因素,便会失去本来真、善、美的意义,变成酸辣苦咸怪味的名利场。因工作关系,每次在单位举行募捐活动,大家总是推来推去,不肯做第一个奉献者,往往到我着急地提供一些“惯例标准”后,大家才次第按等级顺序交出自己的一点心意。每次在我很不情愿地在领导的一再催促下,把捐款情况公布时,捐得最少的是大家非议的目标,个别满怀悲悯之心多奉献的,也成了一些人冷嘲热讽的对象,实在让人痛心而难过。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提倡施恩不望报,好事不留名,这样的高尚行为虽然很令人赞赏而向往,但在现代经济社会里,却因如此行善的成本的太高,使得很多人在“义”字面前却步。这一点,西方社会的一些做法很值得我们思考。记得看过一篇小故事:一个中国留学生沿着莱茵河旅行,在一个小镇上偶然拣到一个包,里面有一些重要证件,还有不菲的现金。留学生因还有旅行,等不到失主,便把它交给了一个政府机构。按照当地规定,这种好人好事应该奖励一百元钱,但由于留学生急匆匆离开,没有留下任何****,因而一时不知如何去颁发这笔奖金。按照我们中国的思维,既然找不到,那么也就算了,况且是做好事者自己不留姓名,这件好人好事可谓完满之极,最多在报纸上登一条三两句的褒扬性社会新闻罢了。可是德国人不这样干,他们凭着接待工作人员的印象,硬是动用了几十名警力,终于在上百里外,莱茵河下游的另一个小镇上找到了这名学生,所出花费早已远远高出奖金。因此,我们的留学生在看到警察站在自己面前叙述了原委之后,也分外地诧异。有必要吗这样?“有必要!”很肯定的回答。但是,要去领这笔奖金,来回的路费也不止一百元呢,何况还要打乱自己的行程。因此我们的留学生很自然地表示,自己不是为了奖金而拾金不昧的,奖金就不去领了。但是德国人说:不行,不能因为你一个人而破坏了这个规定。

也许我们觉得德国人太死板,甚至不可理喻,但这却正是他们聪明的地方。他们知道相对于利他性来说,利己才是人真正的本能。因而他们不愿意因为个别人更高的道德标准来提高公众行善的成本,他们要让每一个公众觉得行善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从而在善行面前都能自觉地伸手而不必担心有什么损失。假如这个学生作了如此义举而放弃奖金,那么在下一个人在做了善行之后,必也要考虑是否要把道德水准再做进一步地提高,长此下去,必将把行善变成负累,使得很多人义字面前犹豫不定。

就比如我们现在的一些非议,可以肯定地说,会有不少人因担心那些势利嘲笑的目光,而避开募捐箱绕道而行。善念出自人自然的本心,一旦被逼得脱离了本心,必将出现假仁假义的表演,甚至被逼出恨意,逼出恶意。难道我们真的不担心,我们这些挑肥拣瘦的行为会让哪些被恶意排名的外资企业,对中国人留下不知感恩的印象?善行是被鼓励和熏陶出来的。一个小小的义举在被赞扬之后,会让行善者充满信心,这样他才会在下一次的善行面前更无顾虑地伸出双手。《圣经》里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是,一个寡妇悄悄地向募捐箱里塞了两毛钱,天父便热情地给予了赞美和肯定。为什么基督教会如此盛行?就因为它看重的是人出自本心的善念,哪怕这个善念再小,也值得鼓励和赞美。

虽然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更多的企业来参与到募捐活动中,希望能有更多的物资来帮助灾区的人民重建家园,但是,请尊重每一个自然的个体意愿吧,不要再打着行善的旗号来伤害哪些善行了。不管是柔弱还是有力,让我们对每一双向我们伸出的援助之手,都给予出之真心的感谢和赞美吧。这样,我相信,真、善、美的花朵才会像沐浴了春雨一样,越开越艳。

为别人做了事,希望得到别人的感谢,也就是有个互动关系的问题。其实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有人他的教育里没有一颗要感恩的心,或者认为是理所当然,你不必去计较,别人看在眼里了,不要担心你的善行是空做的,因为习惯成自然,这样帮助别人不需要理由,有一天会以你自己都不敢相信的程度来报答你的善心的。所以我认为,帮助别人不需要理由,“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我相信人人都是乐于助人的,因为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我们不愿意往募捐箱里投钱,是因为我们拥有一个不帮助别人的理由——我们不知道往募捐箱里投的钱能不能真正到达需要帮助的人手里。

我们不愿意给乞讨的小孩施舍,是因为我们缺少一个帮助别人的理由——我们知道有很多坏人正在利用我们的善良行骗。

如果我们能放弃一个不帮助别人的理由,也许从明天开始,我们就会向慈善募捐短信平台(04343),发送我们爱心捐赠短信,发一条短信捐一元钱,是我们都能做到的。

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帮助别人的理由,也许从明天开始,我们就会向街头卖艺的艺人的琴盒里投下十元钱,如果你喜欢他们的音乐,如果你敬佩他们的勇气,如果你同情他们的遭遇,你帮助了他们会让你更快乐!

因为别人需要得到他人的帮助,而你又可以帮助别人,那不就是了,一个索要,一个付出,刚好互补.而且要以助人为乐为本嘛.

本文来自作者[势雪琪]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vsha.com/jvs/7306.html

(9)
势雪琪的头像势雪琪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势雪琪的头像
    势雪琪 2025年10月30日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势雪琪”

  • 势雪琪
    势雪琪 2025年10月30日

    本文概览:很多吧,我自身参加了很多的志愿者活动,有帮助山区孩子募捐的善行100的活动、省图志愿者活动、马拉松志愿者等。对于善行一百这个活动是我印象最深的活动,善行一百是与中国慈善基金联合...

  • 势雪琪
    用户103008 2025年10月30日

    文章不错《青春雷锋如果怎么怎么样叫应该怎么怎么样》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巨鲨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