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芳备祖
是宋代花谱类著作集大成性质的著作,著名学者吴德铎先生首誉其为“世界最早的植物学辞典”。
陈泳(1035一1112),字景沂,号肥遁,又号愚一子。他本姓吴,天台平镇三宅人(今浙江天台县)。自少聪颖明敏,博览群书。20岁出外游学,先到浙西教书,后在开封、苏州、南京等地执教。教学之余,对植物学发生了深厚的兴趣。他不倦地披阅典籍杂著。收集了400多种植物的起源、栽种的掌故,和有关诗词文赋,编为一帙,力求齐备,故称《全芳备祖》,辑成初稿。(据《天台吴氏宗谱》载,吴泳于政和壬辰(1112) 九月二十日戍时病逝,与妻李氏合葬于乌岩山南园。景沂自己有这样的简历:“余束发习雕虫,弱冠游方外,初馆西浙,继寓京庠、姑苏、金陵、两淮诸乡校,晨窗夜灯,不倦披阅,记事而提其要,纂言而钩其玄,独于花果草木尤全且备,所集凡四百余门。”吴泳的儿子吴多助(字天佑),继承父亲未竟的事业,在三宅正屋之北,营建一座花圃,匾题"古园",灌园植蔬,把收集文献资料和实践验证结合起来,写成《古园新稿》,对父亲的书稿作了整理。其 后裔有人因避祸徙居黄岩迂逋,又转泾岙(今温岭晋岙),改姓陈。 将带去的《全芳备祖》书稿,又作了一番充实整理,于南宋宝佑癸丑至丙辰年间(1253一1256)付样,由祝穆校订,韩境作序。所以这部书实际上是以吴脉为主,他的子孙续辑之作。)
根据韩境序和辑者自序,陈景沂早年即便着手纂集《全芳备祖》,几经努力,估计脱稿在理宗即位(1225)前后。其时,作者约30岁左右,故自称是“少年之书”。其付刻期约在宝佑癸丑至丙辰间(1253-1256)。
此书专辑植物(特别是栽培植物)资料,故称“芳”。据自序:“独于花、果、草、木,尤全且备”,“所辑凡四百余门”,故称“全芳”;涉及有关每一植物的“事实、赋咏、乐赋,必稽其始”,故称“备祖”。从中可知全书内容轮廓和命名大意。
书分前后两集。前集27卷,为花部,分记各种花卉。如卷一为“梅花 ”,卷二为“牡丹 ”,卷三为“芍药”等等120种左右。后集31卷,分为7个部分,计九卷记果,三卷记卉,一卷记草,六卷记木,三卷记农桑,五卷记蔬,四卷记药。著录植物150余种。
各种植物之下又分三大部分,一是“事实祖”,下分碎录、纪要、杂著三目,记载古今图书中所见的各种文献资料;一是“赋咏祖”,下分五言散句、七言散记、五言散联、七言散联、五言古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凡十目,收集文人墨客有关的诗、词、歌、赋。一是“乐赋祖”,收录有关的词,分别以词牌标目。
从篇幅来看,全书虽然侧重于辞藻,但也有探求生植原理的用意。作者在自序中说:“尝谓天地生物岂无所自,拘目睫而不究其本原,则与朝菌为何异?竹何以虚?木何以实?或春发而秋凋,或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此理所难知也。且桃李产于玉衡之宿,杏为东方岁星之精。凡有花可赏,有实可食者,固当录之而不容后也。”
书中对于各部每种植物的序次颇为注意,例如花部首牡丹 ,果部首荔枝 ,卉部以芝为首,木部以松为首。这些虽然没有科学的依据,但却是时尚的反映。谱录 类著作的一大特点是面向观赏,既为观赏服务,就必然要对所观赏的对象品评高下,因此,分级划等也就成为谱录类著作的主要内容。《全芳备祖》 作为谱录类著作的集成,自然也不落窠臼。
作为一部既全且备的植物学著作,书中保留了不少是人间罕见或不传的珍品。这也是这本书留给后人最大的一笔财富。
《全芳备祖》 虽取材于前人的著作,但也时出新意,用“陈肥遯识”或“陈肥遯云”等的字样,来表明自已的看法。这和明代徐光启在编纂《农政全书》时,以“玄扈先生曰”的方式,来兼出独见有相似之处。比如,书中以“陈肥遯云”的方式,对蔡襄《荔枝 谱》 中所论33种荔枝中“间有不论或论未备及有遗者”进行了补充,共24个品种。又如,韩彦直在《橘录》 中列出了27个品种,这27个品种中又推乳柑为第一,称为真柑,意思是说其它都是假冒伪劣,而乳柑中又以产于泥山者为第一。《全芳备祖》在抄录了《橘录》之后说,“以上皆韩彦直之录也。韩但知乳橘出于泥山,独不知出于天台之黄岩也。出于泥山者固奇也,出于黄岩者,天下之奇也。”并注明“陈肥遯识”字样。
《全芳备祖》初版一套八册,印数很少。东传日本,藏于宫内省图书馆。中日邦交正常化后,在两国学者共同努力下,特别是日本学者天野元之助的鼎力斡旋和《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的赞助,1979年10月,《全芳备祖》影印件运抵北京。农业出版社以此为底本,配以国内抄藏本,第一次影印出版全书,列为"中国农学珍本丛刊"第一种。这部湮没七百多年的植物学巨著,得以再传于世。
植物学 业余爱好者 哪些书籍可以入门
放眼望去,无尽绿,春虽不在,绿意却更甚,感受生命的奇迹,本期书单为你整理10本与植物有关的书籍,希望大家喜欢:
第一本
草木的理想国
阿来 /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一个城市是有记忆的。凡记忆必有载体作依凭。然而,当一个城市的建筑不可能再来负载这个城市的记忆时,那么,还有什么始终与一代代人相伴,却又比人的生存更为长久?那就是植物,是树。
阿来说过,我不能忍受自己对置身的环境一无所知。有人认为这是狂妄的话,他却认为这是谦逊的话。既然我们身处如此开阔敞亮的自然界,为什么不试图以谦逊的姿态进入它、学习它呢?阿来认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尽力去了解这个世界。于是,便有了这本与众不同的小书。
帕慕克说过:我们一生当中至少要有一次反思,引领我们检视自己置身其中的环境。阿来写就的这组关于成都的花木记,其意义也正在于此。
第二本
植物名字的故事
刘夙 / 人民邮电出版社
《植物名字的故事》是一本难得一见的植物书。
新锐科普作家、中科院植物所博士刘夙,以轻松幽默的方式钩沉鲜为人知的有关植物名字的故事,用清新雅致的文笔讲述植物的人文背景,以及植物名字中隐含的各种趣味知识,向读者展示了一个郁郁芊芊、平易近人的植物世界。
《植物名字的故事》简洁清爽的装帧设计,优美凝练的文字表达,真切动人的背景故事,在陶冶科学素养的同时,想必也能激发您的人文情怀。
第三本
草木缘情
潘富俊 / 商务印书馆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文献研究与田野考察的总结,其内容几乎囊括了植物与文学这一主题的方方面面?文学作品中植物名称的辨析与古今演变,植物的文学意境,国画中表达画家情意志趣的`植物,礼仪植物及文学植物引进史均有涉及,可以说是作者近半个世纪研究成果的最为系统、最为集中的展现,可以满足读者对该主题的阅读需求。第二版借鉴、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修订内容达一百余处,置换二十余幅。
你相不相信植物会解决文学史上的公案?它们说《红楼梦》不是曹雪芹一个人写的。《红楼梦》前80回平均每回出现植物11种,后40回每回3.8种。
本书为我们描绘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作者潘富俊先生是一位热爱中国文学的科学家,他业余时间乐于沉浸在诗文歌赋,在书房中遨游于文学世界,在田野中实地探访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每种植物,将古文中的植物与现代植物学体系中的植物相比对,追根溯源,考订名目,分辨其中虚实,考评植物所在地的自然生态,还原几千年来文人笔下的植物原貌,解析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名称与寓意的植物面貌,并找出植物引进中国的脉络,以科学印证文学,以文学丰富科学的维度。他左手文学,右手科学,在看似无关的两个领域摸索潜行,编枝结草搭建起一座沟通文学与自然科学的鹊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精妙细致美好的中国古典场景。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面亲近古诗词,一面认识大千植物世界。
第四本
无尽绿
宋乐天 / 北京大学出版社
这是一本以植物为主角的江南风物散文集,涉及回忆、考证、风俗与工艺。在植物的自然属性与所给人美的愉悦之外,突出的是植物与人的日常相关的?物用?,以及这种?物用?和人发生联系以后,在人的生活中所产生的情感。因为有亲身经历和亲手经验做底子,所以写起来不虚,文字朴素而真切动人。春日连绵照眼的紫云英与新绿茶树,于合适季节亲手制作出的乌糯米饭与木莲豆腐,还有秋日香气沉沉的桂花晴雨录,这些都是我们置身其中、日常生活里鲜明的?无尽绿?。
第五本
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
王冬 等 著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汇集了四位擅长解读动物和植物知识的年轻作者的精选文章,以妙趣横生而不失专业精准的行文展开,由浅入深,娓娓道来,旨在提倡一种不功利、仅仅从热爱角度出发去学习了解世界的博物学态度。
第六本
种子的胜利
[美] 索尔?汉森 / 杨婷婷 / 中信出版集团
《种子的胜利》是一本有关种子的书,一本有关种子的自然史与文化史的书。你想了解生命是如何在这个星球上工作的吗?你想了解种子在人类进化和文明繁盛中的作用吗?来让小小的种子回答你大大的疑惑吧。
我们居住在一个充满种子的世界里。种子早已远远超越森林与原野,遍布人类历史与生活的各个角落。它们化作清香迷人的咖啡豆,化作舒适柔软的棉衣;或是激发人类的探索欲望,用肉豆蔻与胡椒的香气,诱发人类开启地理大发现的新时代;或是为人类带来灵感与启发,观察种子优美的外壳曲线,由此设计出最具杀伤力的轰炸机外型;或是左右人类文明的进程,看中东植物小麦如何影响了几个国家的生存与命运?
在本书中,《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生物学家、野生动物保护主义者索尔?汉森带领我们跨越全球,去追寻种子在这个星球上的故事。从自家的后院到西雅图的咖啡馆,从花圃园林到印度喀拉拉邦的香料之路,一路走来,我们会遇到园丁、植物学家、探险家、农民、历史学家和修道士的引导,体验一段充满趣味又有着智力快感的科学冒险,共同见证生命的优雅与奇迹。
第七本
植物学通信
[法] 让-雅克?卢梭 / 熊姣 / 北京大学出版社
在《忏悔录》(Confessions)中,卢梭声称他本来有可能成为一名伟大的植物学家:?因为我知道,世界上没有哪项研究比植物学研究更适合我天然的品味。?这部写于卢梭晚年的作品不是这位思想巨人的学术著作,而是一部通俗的植物学小品,原书名义上写给一个5岁小女孩的。文笔优美,对植物的讲解清晰有趣。
这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撰写的最伟大的博物学经典。
第八本
植物学家的锅略大于银河系
史军 /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一本让你越读越饿,越看越馋的植物书
技术时代最靠谱的入门级吃货指导手册
在?养生知识?铺天盖地、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年代,我们要用靠谱的知识武装自己!一个有技术又有情怀的植物学家,埋首几百篇学术文献,梳理蔬菜和水果的历史,分析营养成分和奇怪毒素的秘密,终于可以严肃地回答我们面对植物最经典的三个问题:可以吃吗?好吃吗?怎么吃?!
第九本
闲花帖
心岱 / 清华大学出版社
《闲花帖》结集了心岱写的关于花花草草的文字。这些文字记录了数年间在日常生活中与花草相识的过程,其中有寻花,拍花,识花,种花等等。在这其间,渐渐感受到植物不仅带给人美好,喜悦,还有心灵的救赎。也学会以谦卑的态度面对世间万物,以及它们的静默如迷。
第十本
时蔬小话
阿蒙 / 商务印书馆
本书是一本关于生活里的蔬菜知识的小集子。在日常生活,每天三餐都离不开的蔬菜,是人们生活中最熟悉的食物之一。正因为我们对蔬菜们太熟悉了,却早已忽略了那些关于蔬菜的身世和趣闻。《时蔬小话》正是采用浅显易懂的文字,风趣和温暖的故事,让大家对这些?最熟悉的陌生人?有新的了解。它不是深奥的教科书,而是一部淡雅清爽的开胃蔬菜,为大家献上来自植物的问候。书中除了介绍蔬菜的基本起源以及分化过程外,还就蔬菜对应的人文典故、烹饪方法和博物记忆等方面做了介绍,使得蔬菜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形象鲜明而清新。
原文地址:书录:《植物学通信》及几本植物书籍作者:三叶天蓝
《植物学通信》?让.雅克.卢梭 著?熊姣译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1月第一版
阅读时间:2011.7.14——7.25
断断续续也读了好几本植物类书籍,要论专业入门,本书第一,国内几乎没有这样的植物学基础知识普及书本,有些给小朋友的科普读物又太浅显。每天上午读一到两篇,大约十来天读完,之后有一些感想,给出版社本书编辑发了一封email,我想,这是一个喜爱书的人应该做的。内容如下:
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吴敏编辑:
您好!
我是贵社在2011年1月出版的《植物学通信》一书的一名普通读者,关于这本书,读完后有一些小小的疑惑,或者说建议。
本书无论在翻译或印刷上都做得相当好,尤其是勒杜泰的插图竟然是彩板,整本书拿在手上都让人觉得专业和舒适,对于我们这些植物学的业余爱好者来说,这种书在国内是相当匮乏的。
可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出了点小问题,书内的插图居然和内容不是全部一一对照的,很多时候需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前翻后翻整本书去找图!
有些地方对应的很好:例如在第一封信(17页——25页)讲百合科植物的时候,百合花的结构插图就在22页和23页,便于读者阅读时把讲解的内容和图例一一对照。可是,在20页,18页却出现了应该在后面第七封信(84页)和植物学术词典注解(112页)才应该出现的果实和树叶的插图,这两张插图跟本节内容完全无关,看的时候让人莫名其妙,跳过去。可是看到后面内容的时候又需要翻回来寻找。而本该出现在本节的百合科番红花和蒜却在书的下一节内容27页、28页。
还有另外一个页码问题,书本最后151页有一个雷杜德插图表,上面标注的页码与图根本不在同一页上,比如21页说是花冠,结果书中21页根本没有图,可是实际上这个花冠的图在12页。每一个都是如此。难道是直接按照国外译本翻译过来的?在书本的11页右上角处用绿色标注了一个:P21,倒像是这个花冠的图对应,可这个图到底在哪,需要读者翻遍一本书去寻找。书中的绿色小字页码标注每每如此。
另:29页左边倒数第四行有一个印刷错误““雌蕊是由子房、花丝和花柱构成”,其中“花丝”应该是“柱头”,前面内容讲过的。
除了插图问题,整本书做的都很好,让人爱不释手,我是个爱书之人,明白所谓爱之深望之切,希望这本书能够更加完美,所以才写下了这篇建议。
盼望出版社能在二版中更改一下插图和内容不对照的问题,使排版更合理,读者更方便,我一定会再买一本作为收藏的。
2011-7-28
摘抄:
这门学科可以让投身其中的人忘却无聊的功利,以及现代文明的丑陋。显然,植物学并不永远只是“纯粹处于好奇心的研究”。有时候,它成了一种对只是的求索,需要他竭尽一切有限的精力。
我相信,不管对于那个年龄段的人来说,探究自然奥秘都能使人避免沉迷于肤浅的娱乐,并平息激情引起的骚动,用一种最值得灵魂深思的对象来充实灵魂,给灵魂提供一种有益的养料。
亲爱的朋友,你一定不要把植物学看得比它本身更重要,它是一种纯粹出于好奇心的研究,除了一个喜欢思考、心性敏感的人通过观察自然和宇宙的神奇所能得到的之外,没有任何实际的用处。人类已经生产出很多非自然的东西以便让自己用起来更方便,这一点无可厚非;然而毫无疑问的是,人类常常是在损毁这些东西;当他自以为是在亲手创作的作品中真正的研究自然时,他其实是自欺欺人。这种谬误在文明社会尤其盛行,它甚至也出现在花园里。花坛里那些受人瞩目的重瓣花都是畸形的怪物,它们丧失了繁殖后代的能力——大自然付与所有生物的一种能力。
书中插图:
读蝶形花一章的时候,我采了一朵豇豆花做对照:旗瓣、翼瓣、龙骨瓣
书架上除了一些植物类工具书以外,还有一些买了没读完的植物学书籍。小瓶小罐里收集的植物种子。
这几本是最近几个月看过的,有的是去年冬天,有的是今年春天:
这四本应该是一套,都是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的,出版时间在08、09年间,都是胶版纸,配图彩印,16开本,读着挺舒服。看着不同作者淡淡的描述,植物,融入了我们自己的感情。
昨天去学校,回来路上碰到一位同事,她刚见过暑假来探望她的学生,捧着一束花,对我说:“明天我就要出门,没法照顾花儿,转送给你吧!”嘻嘻,这几天家中弥漫着香水百合的香气~~~
本文来自作者[虢艳君]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vsha.com/jvs/3946.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虢艳君”
本文概览:全芳备祖是宋代花谱类著作集大成性质的著作,著名学者吴德铎先生首誉其为“世界最早的植物学辞典”。陈泳(1035一1112),字景沂,号肥遁,又号愚一子。他本姓吴,天台平镇三宅人(...
文章不错《中国古代书籍第一部植物学专著是-______-》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