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个物体的高矮正逆排序

更多幼教相关知识:点击“中国幼儿教育网”即可进入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探索有规律地排序,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玩夹子\"游戏,激发幼儿对感知、分类、排序活动的兴趣,使幼儿能关注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现象,感受其中的奥秘。

活动准备:

各种夹子若干、直尺若干、汽车卡人手一份(汽车卡分四种颜色,上面分别贴有4-10不等的数字)、场地上贴有四种颜色的汽车标记。小铃、教师用数字卡一套。

活动过程:

一、观察夹子,说说夹子的不同特征。

二、玩夹夹子游戏,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1、看数字,夹夹子。教师任意出示一个10以内的数,幼儿按数在直尺上夹夹子。

2、听铃声,夹夹子。

① 教师任意敲铃,铃声数在10以内,幼儿按铃声数夹夹子。

② 教师任意敲铃,让幼儿夹比铃声次数多1的夹子。

三、给夹子排队,探索有规律地排序。

1、幼儿自由给小夹子排队,感受探索的乐趣。

2、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怎么给小夹子排队的,引导幼儿发现有的小朋友给小夹子排的队是有规律的。

3、鼓励幼儿有规律地排序,并说一说是按什么规律给小夹子排序4、启发幼儿变换不同规律给夹子排队。

四、游戏\"开汽车\",练习分类、按数排序。

1、坐车。请幼儿手持汽车卡将相同数量的小夹子夹在汽车卡上,数量和车身上的数字相同。

2、汽车排队。幼儿做小司机,手持夹了夹子的汽车卡,找到与自己车身颜色相同的汽车标记,并根据车身上的数字按一定的顺序排好3、开汽车出活动室。

幼儿园大班数学《铺小路》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儿蒙氏数学大班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蒙氏数学大班教案1

 活动名称:排序

 活动目标:

 1.感知长短,并学会从长(短)到短(长)的顺序排列,蒙氏数学排序教案。

 2.找相同图形,并从大(小)到小(大)的顺序排列。

 3.培养幼儿专注的观察力。

 4.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顺序)。

 活动准备:教具(长棒、数棒、图形)操作手册作业纸胶棒房子

 活动过程:

 1.游戏:切西瓜

 游戏规则:幼儿拉成圈,在留一位幼儿切西瓜,拉圈饿幼儿边说儿歌边走,切西瓜,切完之后,切成两半,让幼儿站成两排,然后问一下切西瓜的幼儿,说一说哪边的队排的长,哪边的队排的短。反复两边。

 2.通过游戏引出长棒:

 (1)集体活动:在5个物体中找出最长的,教师出示"长棒"散放,请幼儿找出最长的和最短的,教师示范比较,验证幼儿找的是否正确,教案《蒙氏数学排序教案》。

 (2)请幼儿找出最长的长棒,然后在从剩下的长棒中找出最长的,依次类推,由长(短)到短(长)的顺序排队。

 (3)用同样的方法找出和长棒相同的数棒,一一对应。

 (4)把长棒拿走留下数棒,让幼儿数出数棒多少节,并找出相应的数字一一对应。

 (5)巩固复习感知长短,纸上作业p27---28页。

 3.熟悉图形宝宝:

 (1)教师出示"图形宝宝",请幼儿观察,这里都有什么图形?每位幼儿从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图形,说一说图形的名称。

 (2)游戏:《比比谁最快》

 游戏规则:教师说出图形宝宝的名字,看看哪位幼儿反应的最快,先拿出相应的图形。

 (3)找朋友:教师引导幼儿把相同图形宝宝放在一起,并从大(小)到小(大)的顺序排列。看谁最好最快。

 4.亲子活动:《小熊的一家》

 (1)由图形宝宝引出房子:这个房子是谁的家呢?你们知道吗?(小熊)小熊一家怎么没出来呢?难道它们不在家吗?噢,原来小熊一家在家穿衣服呢。可是,衣服有大的大,小的小,怎么穿才合身呢?请幼儿和家长一起来帮帮小熊一家吧。

幼儿蒙氏数学大班教案2

 目标:

 1、初步认识序数1-5,知道序数表示物体的排列顺序。

 2、知道多喝白开水有益身体健康。

 准备:

 1、各种果汁和饮料。

 2、大小、形状相同的透明杯子、小勺等若干。

 过程:

 一、谈话

 1、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饮料)

 2、你们喝过哪些饮料呢?这些饮料你们喝过吗?你最喜欢喝哪种饮料?

 二、数一数

 1、教师任选5种颜色不同的饮料,如橙汁、可乐、葡萄汁、牛奶、番茄汁等,将其分别倒在五个透明杯子里,依次摆放在桌上。

 2、请幼儿按顺序依次说说:第一杯是什么?第二杯是什么?第三杯是什么?

 3、请你们用自己的小杯子品尝一种饮料,等会儿告诉老师:“我尝的是第x杯,是xx饮料。”(幼儿品尝,并请幼儿说说“我尝的是第x杯,是xx饮料)

 4、现在我们尝尝所有的饮料,等会儿跟老师说说“我第一喜欢喝xxx,第二喜欢喝xxx,第三喜欢喝xxx”

 三、交流讨论

 1、教师拿出事前准备好的一杯凉开水:我这里还有一杯饮料,你们谁想尝一尝?(幼儿品尝)

 2、这杯饮料是什么味道的?

 3、教师小结:饮料虽然很好喝,但也不能喝得过多,过多的糖份容易发胖,而且还含有色素,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不好。要多喝白开水,它是既解渴又健康的饮料。

幼儿蒙氏数学大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体验理解单双数的含义,能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在游戏活动中感知单双数的排列规律。

 3、感知单双数之间的互相转变。

  活动过程:

 (一)常规活动1、走线。(要求幼儿抬头挺胸目视前方)2、线上游戏:听指令做动作。游戏规则:幼儿按一定顺序反复报数1和2,并记住自己报的数,老师指定动作。

 师说:

 报1的小朋友蹲下,报2的小朋友向上跳一下;报1的小朋友向前迈一步,报2的小朋友向后退一步;报1的小朋友拍手一次,报2的小朋友跺脚一次。

 师说:刚才小朋友们反应很快,我们再增加点难度,请小朋友们一个一个轮流做动作,你一定记住自己是报1的小朋友蹲下,报2的小朋友向上跳一下。不许抢也不许慢呀,一定集中注意了。小朋友真棒!

 (二)集体操作1、森林里召开音乐舞会来了好多小动物,他们在干什么(跳舞);他们是几个小动物(6个出示数字卡片);他们是几个几个在一起跳舞(2个);哦他们是成双成对的在跳舞,他们跳的真高兴,又来了一个小动物现在是几个?(7个出示数字卡片)你看这个小动物却伤心的哭了,为什么?(因为他没有舞伴,很孤单所以他哭了)总结:我们像刚才成双成对的6个叫做双数,而这样的剩下一个孤单的没伴的7叫做单数。

 2、我们认识的数字宝宝里有的是单数有的是双数,下面请小朋友来用数字卡片和金色珠来摆一摆,来看看哪个数是双数哪个是单数。(操作要求:①、先摆数字卡片,注意每个数字之间有一定的距离。②、数字卡片的下边摆相应数量的珠子,珠子要两个两个摆在一起就像两个小动物跳舞一样。)师巡回指导并再次重申操作要求。

 3、小朋友摆完了请看黑板。我们一起来看看单数双数都有谁齐读两遍。(单数13579双数246810)问幼儿我有5只笔;我有8个苹果;我有6本书是什么数。

 提高难度直接问数字是什么数。并及时鼓励幼儿。

 4、下面我们玩一个游戏:①看到单数请小朋友拍一次手,看到双数请小朋友拍一次腿;②看到单数请小朋友起立,看到双数小朋友请坐。

 小朋友真棒。你仔细看看单数和双数是怎么站队的(一个单数一个双数又一个单数.......)总结:原来单数和双数字宝宝是交替重复的规律排队的。

 5、我们再玩一个点豆子的游戏:小朋友们现在都是豆子,我来点。点豆子,点豆子,点到的豆子跟我走。点到的小朋友跟这老师上来。请小朋友看看是几个人,是单数还是双数。(单数)两个两个拉手看看是单数吗?对了小朋友真棒。你能想一个办法把单数变成双数吗?

 启发幼儿用添和去的方法单双数互换。

 (三)分组操作(请幼儿站在线上,集体讲解操作要求,请幼儿选择加老师指定)(1)组快乐的泡泡能帮小鱼和螃蟹找到朋友,小鱼沿这单数泡前进涂成**,螃蟹沿着双数前进涂成红色。

 (2)组涂樱桃。把单数樱桃涂成**,双数樱桃涂成红色。(师示范在黑板上写上单数用**示意,双数用红色示意)(3)贴红花。把小红花两个两个贴到数字宝宝下边,看看哪个是单数哪个是双数。并说说为什么。

 评价:对三组幼儿的操作进行简单的评析。

 (四)结束活动乘火车游戏:发给幼儿每人一张车票(数字卡片),请小朋友上车拿单数车票的小朋友来举一只手的老师这上火车,拿双数的小朋友来举两只手的老师这上火车。

 蒙氏操作活动尊重孩子的学习方式,提导分享交流,为孩子提供大量的、新颖的操作材料和游戏,让孩子在动态的'学习过程中建构数学知识,"动"中发展数学思维。突破了原有的教育模式--老师讲解为主,幼儿的操作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学习数学的方法有机结合。(比如一开始的单双数定义还是有老师来讲解,但是操作会让幼儿对单双数的含义理解更加深刻)。

 活动的设计既关注幼儿数学知识、技能的感知与理解,更要关注幼儿的情感与态度、体验与发展(比如此次活动集体操作中幼儿摆数字卡片和金色珠时我在不断的提醒幼儿数字卡片之间要保持距离在操作过程中,他会明白原来老师让保持距离是为了让自己的操作更清晰,同时也让幼儿明白听清操作规则很重要);既要关注幼儿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幼儿学习的过程比要求幼儿得出一个结果更为重要。在活动过程中,有幼儿快乐的体验,有幼儿深刻的思维历程。幼儿的数学学习过程,尊重和接纳每个幼儿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尊重他们的探索与发现,(如在给了幼儿单双数的定义后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发现其他的数是单还是双数。)尊重他们的解释与表达。可以通过与幼儿讨论或共同探索,使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如在幼儿玩点豆子的游戏时,在游戏中幼儿兴趣浓厚。在老师提出了问题后,老师和幼儿共同解决问题突出了幼儿的主导性,使单双数互变变的很简单。)

  自我评价:

 在我刚开始决定上单双数时大班的教参上是复习单双数,可是咱们的孩子没有基础,所以根据孩子的经验基础上我及时调整了活动目标。此次活动目标结合蒙氏和画册制定的,其中1、2为重点目标,同时自己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铺小路》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数学《铺小路》教案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能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按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推理能力。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操作活动,充分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玩具、吸管、纽扣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话题:

 出示PPT教师:你们看图上是什么?哦,是房子,有多少座房子呢?一起数数看,1、2、3.它们是谁的家呀?我们一看, 原来是小猴、小兔、小老虎的家。

 教师:天黑了,小动物们都要回家了,发现回家的路让大灰狼给破坏了,你们愿不愿意帮它们把小路铺好,送它们回家呢?

 二、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简单的排序规律,再教师讲解出示PPT教师:我们一起小动物吧!可是它们对铺的路有要求。

 小猴:你们看小猴家的路是怎么铺的?(幼儿观察:红黄蓝)谁愿意它?(请个别幼儿来帮忙。):小猴家的路是红黄蓝。你们说它是几种颜色?它们3个为一组,颜色各不同,我们可以用ABC来表示。

 小兔:再看看小兔家的路是怎么铺的?谁愿意它?(请个别幼儿来帮忙。):小兔家的路是三角形、正方形、正方形,它有几个图形,几种图形。三角形可以用A来表示,那两个正方形怎么表示?同样的`图形,可以用一种符号表示,我们可以用ABB来表示。

 小老虎:你们看小老虎家的路要怎么铺?谁愿意它?(请个别幼儿来帮忙。):小老虎的家应该是两个三角形、两个圆形。

 教师:小老虎家有几个图形?几种图形?你们觉得我们应该用什么符号表示?(请个别幼儿尝试。):图中有两个大三角形,两个小圆形,可以用两种符号来表示,一样的图形用重复的符号来表示,可以用AABB来表示。

 三、分组操作练习,按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排序。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小动物们铺出不同的路出来吗?

 老师在桌子上放上了各种不同的材料,请小朋友们好好想想你要选择几种物品排列。可以和老师排列的规律一样,也可以自己创新,排好的小朋友等老师看完后再排列其他的。

 幼儿自由排序,请多名幼儿将操作结果进行演练并归纳排列规律,其他幼儿根据其特征进行操作。

 :不同的物体,我们可以根据它的大小、颜色、形状、长短等进行排序。

 四、结束:

 教师: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规律,例如:你的衣服、鞋子上,班级、家里的装饰品上等等一些。活动后小朋友可以去找找。

 现在,请小朋友按一个男生、一个女生的顺序去小便、喝水。

 五、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做的不好的地方来说说:由于对于电子白板不是太熟悉所以导致幼儿部分操作不能完成。在第二环节中,在强调符号时,要与幼儿交代清楚。在幼儿操作时,如果一排放不下,放第二排时可以先让幼儿说说,然后再排。在第三环节中,幼儿自由操作时,可以引导幼儿怎么排,排好后可以在讲评时让那些拼错的幼儿来说说,哪里错了,这样可以帮助幼儿巩固学习。其次,在挑选材料时注意选择,挑选适合孩子的难易度。

幼儿园大班数学《铺小路》教案2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个花样或一个单位的排列方式。

 2、学习与同伴间的合作,体验活动的快乐。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8个筐内装红,绿长方形纸片各10片;另备有黄纸片若干。

 2、教师示范红,绿,黄纸片(小)若干,移动黑板一块。

 活动过程

 一、提出铺小路要求。

 教师出示纸片,师:看老师这里有许多纸片,今天老师就要请你和你的好朋友用这些红、绿的纸片合作铺一条长长而美丽的小路。

 (1)幼儿自由结伴

 师:先请你们4个好朋友一组,赶快找好。

 (2)师:找好了吗?请每组推选一位组长。

 (3)发放纸片(发给各位组长)

 师:这组的组长是谁?请拿好。你们这组呢?

 (4)讲操作要求

 师:请大家听清楚老师的要求:

 1、呆会儿每组找一个空地方铺。

 2、铺的时候请注意不要碰坏其它组的小路。

 3、听到老师倒记时,请立刻回到座位上,组长负责将剩余的纸片收入筐中,放到椅子下面。

 二、幼儿第一次操作。

 (1)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2)交流操作结果。

 1、师:这条小路是哪组铺的?你们是怎么铺的?请个代表说一说。

 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及时出示范例。

 2、提问:小朋友你们说这条小路美丽吗?那你们有什么有趣的发现?

 教师小节:像这样以红绿、红绿……为规律的排列,我们把其中的一组红绿称为花样。(并圈出来)。

 3、师:谁能把这条小路上的花样都圈出来?(请幼儿圈出花样)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在这条小路中这个花样重复了几次?

 师:这条小路上的花样一样吗?原来一条小路上的花样都是一样的。

 4、找出不同规律的小路,方法同上。

 师:想一想这条小路上的花样是怎样的?谁能把它们都圈出来。

 三、第二次操作。

 (1)提出第二次操作要求。

 师:刚才我们铺的花样是一张红一张绿,那么能不能用几张红和几张绿或绿多红少等方法铺出另一种花样的小路呢?和你的好朋友再去试试。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结果。

 师:你们铺的小路是什么样的花样?

 幼儿介绍,教师贴典型的花样。

 四、第三次操作。

 (1)讲第三次操作要求(添加**纸片)

 师:下面老师再提供一种**纸片,请你们用红、绿、黄三种颜色的纸片铺一条更长而美丽的小路。

 师:这次你想铺什么花样的小路。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3)就地交流。

 师:现在大家铺出来的小路又是什么样的花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4)及时纠正错误(重点指点花样的规律摆放)

 师:有的路的花样没有有规律排好:你们自己再去动动脑筋铺好。铺好的可以参观一下其他组铺的小路。

 五、修小路

 师:小朋友铺了这么多条美丽的小路,有点累了,请大家闭上眼睛趴在椅子上休息会。

 (1)由老师从中抽掉3—4块(保留第一个花样)

 (2)幼儿按原花样修路

 师:小朋友睁开眼睛一看,小路怎么了呀?那你们能不能把它修好呢?请你们帮其它小组修小路。修的时候看清楚小路原来的花样是什么样的,请你们按照原来的花样将小路修好。修好后再去检查一下其他小朋友有没有帮你把小路修好!

 六、结束

 师:男孩收绿纸片,女孩收红纸片,回去试试把更多的纸片放在一起看看能不能铺出更长更美的小路。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做的不好的地方来说说:由于对于电子白板不是太熟悉所以导致幼儿部分操作不能完成。在第二环节中,在强调符号时,要与幼儿交代清楚。在幼儿操作时,如果一排放不下,放第二排时可以先让幼儿说说,然后再排。在第三环节中,幼儿自由操作时,可以引导幼儿怎么排,排好后可以在讲评时让那些拼错的幼儿来说说,哪里错了,这样可以帮助幼儿巩固学习。其次,在挑选材料时注意选择,挑选适合孩子的难易度。

本文来自作者[苍逆独尊]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vsha.com/jvs/5099.html

(2)
苍逆独尊的头像苍逆独尊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苍逆独尊的头像
    苍逆独尊 2025年10月19日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苍逆独尊”

  • 苍逆独尊
    苍逆独尊 2025年10月19日

    本文概览:更多幼教相关知识:点击“中国幼儿教育网”即可进入活动目标: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2、探索有规律地排序,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能力。3、通过\"玩夹子...

  • 苍逆独尊
    用户101906 2025年10月19日

    文章不错《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个物体的高矮正逆排序》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巨鲨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