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比例的知识点归纳

六年级比例的知识点归纳如下:

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比和比例一直是学数学容易弄混的几大问题之一,其实它们之间的问题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比,等同于算式中等号左边的式子,是式子的一种(如:a:b);比例,由至少两个称为比的式子由等号连接而成,且这两个比的比值是相同(如:a:b=c:d)。

3、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个项: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

4、比和比例有着密切联系。?比是研究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它有两项;比例是研究相关联的两种量中两组相对应数的关系,所以比例是由四项组成。

5、如果两个比相等,那么这两个比就可以组成比例。成比例的两个比的比值一定相等。

比例的含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外项。

2.组比例的方法:

(1)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组成比例。

例:写出两个比值是4的比,并组成比例。

12:3=4, 40:10=4,所以12:3=40:10

(2)已知一个比。

方法:先写出与已知比的比值相等的比,再把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组成比例。

例:根据2.8:10组成比例。先计算2.8:10=0.28,再写出一个比值是0.28的比0.56:2,组成比例2.8:10=0.56:2。

(3)已知四个数组比例。

方法:先分别选两个数组成比,再求两个比的比值,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比值相等就把这两个比组成比例。以这两个比为基础,调换内项、外项的位置,从而组成新的比例。

例:用3、4、9和12四个数组比例。

3:4=3/4, 9:12=3/4,所以3:4=9:12。以3:4=9:12为基础,调换内项、外项的位置,可以组成多个新的比例。

(4)已知相等的两个乘法算式组比例。

方法:可以把积相等的两个乘法算式分别看做内项×内项和外项×外项,再分别把两组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填入相应的内、外项当中。

例:根据12×5=6×10组比例。

内项×内项=外项×外项 12 ×5 = 6 ×10 组成比例:

以6:12=5:10为基础,调换内项、外项的位置,同样可以组成多个新的比例。

(5)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的方法。

方法:根据比例的含义进行判断: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看两个比的是否相等,要看这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两个比的比值相等,说明这两个比相等,两个相等的比能组成比例。

例:判断0.4:7和2:35能不能组成比例。 因为0.4:7的比值是2/35,2:35的比值是2/35,0.4:7和2:35的比值相等,所以它们可以组成比例。

3.比例的应用

(1)解比例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先把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的积的等于两个内项的积的形式(即方程),再通过方程求未知项的值。

如x:6=2:8,可以先写成8X=2×6 ,再解方程。

(2)比例应用

例题:40千克小麦能磨面粉32千克,照这样计算,70千克小麦能磨面粉多少千克?

解析:首先本题面粉占小麦的比率是不变的,所以能列出方程:32:40=x:70。

本文来自作者[天灵]投稿,不代表巨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vsha.com/jvs/6807.html

(4)
天灵的头像天灵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天灵的头像
    天灵 2025年10月28日

    我是巨鲨号的签约作者“天灵”

  • 天灵
    天灵 2025年10月28日

    本文概览:六年级比例的知识点归纳如下: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2、比和比例一直是学数学容易弄混的几大问题之一,其实它们之间的问题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比,等同于算...

  • 天灵
    用户102810 2025年10月28日

    文章不错《六年级比例的知识点归纳》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巨鲨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